际会风云振古难,十年袖手且旁观。
要令邻敌尊裴度,必向东山起谢安。
一品千龄灵寿杖,五公四世进贤冠。
功成裂地封留了,却趁赤松盟未寒。
际会风云振古难,十年袖手且旁观。
要令邻敌尊裴度,必向东山起谢安。
一品千龄灵寿杖,五公四世进贤冠。
功成裂地封留了,却趁赤松盟未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名为《代寿韩平原(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颇具深意的咏史诗。
"际会风云振古难,十年袖手且旁观。"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似乎在说他已经洞察了历史的变迁和世事的艰难,故而能够在动荡的世界中保持一种冷静的姿态。
"要令邻敌尊裴度,必向东山起谢安。"
这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古代名将如裴度、谢安等人的仰慕之情,他们的英勇和智谋让诗人感到敬佩,并希望能够像他们那样在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品千龄灵寿杖,五公四世进贤冠。"
这里诗人提到了“灵寿杖”和“贤冠”,可能是在暗示某种象征性的物品或者荣誉,这些都是对德行高尚者的认可和奖赏。
"功成裂地封留了,却趁赤松盟未寒。"
最后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历史英雄事迹的追忆,以及对那些伟大功业的赞叹,同时也可能蕴含着对当前世态的一种不满或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的颂扬和自我超脱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微小与渺茫感,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向往。
濑乡之孙内乡客,文杏满山署仙伯。
三玄岁岁纷矣紫,五沃枝枝烂然白。
种从东海都尉求,实容洛涘园人摘。
西岭新成董奉林,南邻半似张元宅。
昔日长安奏赋来,正逢五色曲江开。
紫茸系柳章台辔,碧玉飞英麴院杯。
上林文木栖不借,中禁明光望却回。
酣歌地厌金门据,卜居策指丹江去。
羔雁频辞三府书,烟霞自草诸山疏。
贤良再上谢菑川,骠骑初心落句注。
大儿周南太史公,小儿高第郎官署。
万石家能向里趋,八龙门可迎宾御。
佳辰上寿祝乔龄,尺简称诗满朝署。
香扑玉缸花更繁,此时仙伯驾青鸾。
崧高嵾上将扶毂,裹核蓬莱授我餐。
祥麟不游鲁,威凤曾鸣岐。
被褐怀其宝,我贵希所知。
畴昔有作者,柴桑俨前师。
薄仕见微志,贞遁亦勿疑。
种秫非可待,采菊以当饥。
宁因五斗故,束带见小儿。
斯人今则鲜,千秋归来辞。
莆中古介士,忤俗而见几。
天曹岂不荣,所思木兰陂。
鸒斯飞蒿下,岂为鲲鹏嗤。
云庄奉遗矩,天韬解吾羁。
荷杖白云巘,鼓枻沧洲湄。
安身同尺蠖,食气珍灵龟。
委顺期自然,妙善夫奚为。
幽亭岿然在,终古存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