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沈友卿周顺卿刘厚生招游惠山》
《沈友卿周顺卿刘厚生招游惠山》全文
清 / 郑孝胥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惠山以泉鸣天下,早岁独游谁见迓。

解衣小坐漪澜堂,惟爱清泠盈石罅。

识君恨晚二十年,好事重来览台榭。

楼廊墙宇互遮蔽,名胜翻憎困构架。

贵游子弟岂知山,徒侈祠堂竞陵跨。

稍登高处始出世,郁郁郊原尽桑柘。

锡山一峰伏复起,断塔著天如仰射。

河流城市相掩映,遥指帆樯认湾汊。

茧稻岁易六百万,富甲数郡真可霸。

既富教之古有云,成俗方看待文化。

桥头从倚恋山色,窥客时时过娇姹。

诸君娱我期尽欢,画舫清歌入深夜。

此游乐甚当再来,谋为东坡筑精舍。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题为《沈友卿周顺卿刘厚生招游惠山》。诗中,诗人描绘了惠山的秀美风光和独特魅力,尤其是泉水的声音和清澈。他回忆起年轻时独自游览的情景,对漪澜堂的喜爱以及对好友的怀念。诗中批评了贵族子弟对名胜古迹的奢华消费,而忽视了山水的自然之美。

诗人登上高处,视野开阔,看到郊原的桑柘茂盛,锡山的峰峦起伏,以及远处的城市和河流。他赞赏惠山的富饶,认为这里不仅是经济强地,也是文化的承载者。在游玩过程中,诗人被桥头的山色和娇俏的女子吸引,享受着与朋友的欢乐时光,甚至表达了想要在此地建一座精舍的愿望,以期再次来访。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惠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独特感受,以及对传统文人情怀的坚守。

作者介绍

郑孝胥
朝代:清   籍贯:中国福建省闽侯县   生辰:1860年5月2日——1938年

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猜你喜欢

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

杳杳诸天路,苍苍大涤山。
景舆留不得,毛节去应闲。
相府旧知己,教门新启关。
太平匡济术,流落在人间。
先生诀行日,曾奉数行书。
意密寻难会,情深恨有馀。
石桥春暖后,句漏药成初。
珍重云兼鹤,从来不定居。
常时忆讨论,历历事犹存。
酒向馀杭尽,云从大涤昏。
往来无道侣,归去有台恩。
自此玄言绝,长应闭洞门。

(0)

题润州妙善前石羊(《传》云:吴主孙权与蜀

紫髯桑盖此沈吟,很石犹存事可寻。
汉鼎未安聊把手,楚醪虽满肯同心。
英雄已往时难问,苔藓何知日渐深。
还有市鄽沽酒客,雀喧鸠聚话蹄涔。

(0)

隐尝在江陵忝故中令白公叨蒙知遇…遂成长句

往岁酂侯镇渚宫,曾将清律暖孤蓬。
才怜曼倩三冬后,艺许由基一箭中。
言重不能轻薄命,地寒终是泣春风。
凤凰池涸台星拆,回首岐山忆至公。

(0)

寄西华黄炼师

西华有路入中华,依约山川认永嘉。
羽客昔时留筱簜,故人今又种烟霞。
坛高已降三清鹤,海近应通八月槎。
盛事两般君总得,老莱衣服戴颙家。

(0)

送杨炼师却归贞浩岩

宦途不复更经营,归去东南任意行。
别后几回思会面,到来相见似前生。
久居竹盖知勤苦,旧业莲峰想变更。
为谢佯狂吴道士,耳中时有铁船声。

(0)

商於驿楼东望有感

山川去接汉江东,曾伴隋侯醉此中。
歌绕夜梁珠宛转,舞娇春席雪朦胧。
棠遗善政阴犹在,薤送哀声事已空。
惆怅知音竟难得,两行清泪白杨风。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