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西一舸,是晋祠遗老,旧谭经处。
汲冢坠文如扫叶,不辨何今何古。
一卷烟空,百年电谢,有客重凝伫。
琴歌谁续,沙边羁雁能语。
记否交顾攀张,负乾坤清气,来守穷章句。
一任淮南尘澒洞,赢得垫巾麾麈。
枚宅孤吟,韩台罢钓,莫误寻秋路。
披图枨触,甚时还叩幽宇。
苇西一舸,是晋祠遗老,旧谭经处。
汲冢坠文如扫叶,不辨何今何古。
一卷烟空,百年电谢,有客重凝伫。
琴歌谁续,沙边羁雁能语。
记否交顾攀张,负乾坤清气,来守穷章句。
一任淮南尘澒洞,赢得垫巾麾麈。
枚宅孤吟,韩台罢钓,莫误寻秋路。
披图枨触,甚时还叩幽宇。
这首《百字令》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冯煦所作,词中以晋祠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融的画面。开篇“苇西一舸”仿佛让人置身于湖边,舟行其中,感受到的是晋祠古人的遗迹和智慧。词人通过“汲冢坠文如扫叶”一句,暗示了历史文献的散佚,时间的流转。
接下来,“一卷烟空,百年电谢”形象地表达了时光的迅速消逝,而“有客重凝伫”则传达出词人对古人的敬仰和对知识的沉思。琴歌未绝,唯有沙边的雁鸣,似乎在回应着词人的思绪。
词人回忆起交游名士,如顾、张等人,他们曾怀揣着高尚的志向,守护着学问的精粹。然而,“淮南尘澒洞”象征世事变迁,他们虽努力坚守,但最终也只是“赢得垫巾麾麈”,留下的是孤独与寂寥。
“枚宅孤吟,韩台罢钓”引用典故,表达对古代学者的怀念,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迷失在追忆中,勿忘寻找新的学术路径。“披图枨触”意味着词人面对古籍图卷,感慨万千,不知何时能再次深入探究这些幽深的知识领域。
整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冯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田家养牛缘种谷,童不解耕还解牧。
日暮麾之匍匐归,犹向笼中顾鸲鹆。
西风入树秋有声,千村万落皆收成。
截来短笛吹未得,拍手时时歌太平。
太平气象难摹写,依稀似在桃林野。
披图见此黑牡丹,始信戴篙善画者。
我观隐者居,种竹皆绕屋。
无竹俗其人,无人俗其竹。
纷纷迷籓篱,往往遍林麓。
岂不怀渭川,因之咏淇澳。
如何一丈地,有此数竿玉。
遂今篷蒿室,便拟筼筜谷。
笋出亲可供,充庖胜野蔌。
叶落童自青,燎釜助山木。
秪因幽事关,颇觉生理足。
夜眠闻秋声,晓起见寒绿。
繁欲加斧斤,因或资简牍。
会当留高枝,他年凤凰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