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遣兴十二首·其七》
《遣兴十二首·其七》全文
明 / 林大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极目青濛鸟道天,飞沉今古谁差贤。

柴门胜事花如锦,我自吟诗看月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静谧的山景图,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

首句“极目青濛鸟道天”,以“极目”二字开篇,展现出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的场景,视线所及之处是连绵不绝的青山,云雾缭绕,仿佛与天空相接,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隐约可见,如同鸟儿飞翔的轨迹,连接着人间与天界。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

次句“飞沉今古谁差贤”,将目光从眼前的景象转向历史的长河,提出一个深邃的问题:在时间的流逝中,哪些人或事物能够被铭记,哪些又会被遗忘?这里既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有对个人价值与时代意义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洞察。

第三句“柴门胜事花如锦”,转而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生活场景。诗人想象自己居住在简朴的柴门之后,门前的花朵繁盛如锦,色彩斑斓,生机盎然。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简单而纯粹的美好。

最后一句“我自吟诗看月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独自吟诵诗歌,欣赏着夜空中的明月,直至入眠。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雅致情趣,也暗示了他在自然与艺术的交融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林大钦
朝代:明

林大钦(一五一一—一五四五),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猜你喜欢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六三峡石桥

三峡波涛饱泝沿,过桥雷电记当年。
江声仿佛瞿唐口,石角参差灩澦前。
应有夜猿啼古木,已将秋叶作归船。
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问信然。

(0)

赠景福顺长老二首

屈指江西老,多言剑外人。
身心已无著,乡党漫相亲。
窜逐知何取,周旋意甚真。
仍将大雷雨,一洗百生尘。

(0)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一开先瀑布

山上流泉自作溪,行逢石缺泻虹霓。
定知云外波澜阔,飞到峰前本末齐。
入海明河惊照曜,倚天长剑失提携。
谁来卧枕莓苔石,一洗尘心万斛泥。

(0)

赠石台问长老二绝

法达曾经见老卢,半生勤苦一朝虚。
心通口诵方无碍,笑把吴鸾细字书。

(0)

咀楚文

诅楚楚如桀,诅秦秦则纣。
桀罪使信然,纣语安足受。
牲肥酒醪洁,夸诞鬼不佑。
鬼非东诸侯,岂信辩士口。
碑埋祈年下,意绕章华走。
得楚不付孙,但为刘季取。
吾闻秦穆公,与晋实甥舅。
盟郑绝晋欢,结楚将自救。
使秦诅楚人,晋亦议其后。
诸侯迭相诅,祸福果谁有。
世人不知道,好古无可否。
何当投泾流,浑浊盖鄙丑。

(0)

仙游潭五首·南寺

澄潭下无底,将渡又安能。
惯上横空木,轻生此寺僧。
晓鱼闻考考,石塔见层层。
不到殊非恶,他年记未曾。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