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此人日,人恨一人无。
烛灭迷魂梦,香薰暗画图。
病教明镜失,贫使玉琴孤。
不尽秦嘉意,依依一绣襦。
年年此人日,人恨一人无。
烛灭迷魂梦,香薰暗画图。
病教明镜失,贫使玉琴孤。
不尽秦嘉意,依依一绣襦。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题为《人日》。诗中描绘了在人日这一天,诗人对于失去一位重要人物的深切哀思与怀念之情。
首联“年年此人日,人恨一人无”,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每年在人日这一天,诗人内心充满了对某人的思念与遗憾,因为那个人已经不在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怀念,也流露出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和伤感。
颔联“烛灭迷魂梦,香薰暗画图”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描述烛光熄灭后,梦境变得模糊不清,以及香气弥漫在暗淡的画图之中,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在这里,烛光象征着生命的光芒,香薰则代表了逝去之人的记忆与影响,而“迷魂梦”和“暗画图”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因失去亲人而陷入的深沉哀思之中。
颈联“病教明镜失,贫使玉琴孤”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诗人失去亲人的痛苦。明镜失明,意味着视力受损,象征着诗人因悲伤过度而失去了面对现实的能力;玉琴孤寂,暗示了音乐失去了陪伴,象征着失去亲人后的孤独与寂寞。这两句诗生动地刻画了诗人身体与心灵双重的创伤。
尾联“不尽秦嘉意,依依一绣襦”以典故收尾,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情怀念。秦嘉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以其深情的诗文著称。这里的“秦嘉意”指的是诗人想要表达的深情厚意,而“一绣襦”则是指一件绣花的短衣,常用来比喻衣物或礼物,这里象征着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与怀念之情无法完全表达出来,只能通过这件象征性的物品寄托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展现了中国传统诗歌中哀悼亡灵、抒发情感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