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辞金屋,谁怜度玉门。
沾衣今日泪,奉帚旧时恩。
见月空凝思,闻笳欲断魂。
早遂安边愿,妾身宁足论。
一自辞金屋,谁怜度玉门。
沾衣今日泪,奉帚旧时恩。
见月空凝思,闻笳欲断魂。
早遂安边愿,妾身宁足论。
这首《明妃曲》是明代诗人李时行所作,通过对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深切同情与感慨。
首句“一自辞金屋,谁怜度玉门”,开篇即以昭君离开皇宫、远赴边疆的壮烈举动,展现其命运的转折点,同时也暗含了对昭君无人理解、无人怜悯的悲哀。金屋象征着皇宫的奢华与尊贵,而玉门则代表了遥远的边塞之地,昭君的出塞,不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命运的巨大转变。
“沾衣今日泪,奉帚旧时恩”两句,通过对比昭君今日的眼泪与往日的恩情,进一步凸显了她命运的悲凉。今日之泪,是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旧时恩情,则是对皇宫中曾经给予的关怀与恩惠的追忆。
“见月空凝思,闻笳欲断魂”描绘了昭君在异域他乡的生活状态,月夜的思念与胡笳的哀鸣,都成为了她内心情感的寄托与宣泄。月夜的静谧与胡笳的凄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加深了读者对昭君孤独与痛苦的感知。
最后,“早遂安边愿,妾身宁足论”表达了对昭君希望为国家带来安宁的愿望,以及对其个人命运的淡然态度。昭君虽身处异域,心系家国,但面对命运的不公与无奈,她选择了接受与释怀,展现了其高尚的情操与坚韧的品格。
整体而言,《明妃曲》通过对昭君形象的刻画,不仅展现了其个人命运的悲惨与复杂,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与同情,以及对女性命运的关怀与反思。
问修行,家住坐,金木水相当。
中起火,五事并施张。
许神仙全气爽,都是、绝尽嵩荒。
原正,传妙用,雨液味堪尝。
浆。
频做作,通琼路,显现嘉祥。
金丹、真耀莹,彩辉光。
兀腾腾渺邈,游处、声韵琅琅。
辰见,人得得,出自满庭芳。
选子奇瑰,依时耨种,自然生发灵苗。
风滋雨润,渐渐引枝条。
长就方能*刈,池隍沤、日变青稍。
令人羡,新鲜净洁,款款起皮*。
须教。
轫作线,织成密布,一任槌敲。
待伊家熟软,裁剪缝缭。
做就仙袍甚稳,谁能挂、唯我堪消。
成功行,六铢衣换,方显尔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