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崖陟磴势凌兢,偏坐银鞍傍险行。
更向望星山上过,扪参方信不虚名。
缘崖陟磴势凌兢,偏坐银鞍傍险行。
更向望星山上过,扪参方信不虚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望星山时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缘崖陟磴势凌兢”,生动地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紧张与刺激,仿佛能感受到攀爬岩石时的小心翼翼和步步为营。接着,“偏坐银鞍傍险行”一句,通过“银鞍”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视觉美感,也暗示了登山者所乘坐的马匹装备精良,进一步衬托出登山活动的高雅与不凡。
“更向望星山上过,扪参方信不虚名。”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望星山的高度评价。通过“更向”一词,强调了这次登山经历的特别之处,即不仅仅是到达山顶,更是亲身经历了攀登的过程,从而深刻体会到了山的雄伟与壮丽。而“扪参”一词,源自《楚辞·离骚》中的“扪参历井仰胁息”,在这里巧妙地运用,既体现了诗人对山势之高的敬畏,又暗含了对山中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这次登山之旅真实体验的认可,证明了望星山确实名不虚传。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登山者的壮志豪情与自然美景相融合的画面,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个人勇气与毅力的颂扬,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壮岁文章,暮年勋业,自昔误人。
算英雄成败,轩裳得失,难如人意,空丧天真。
请看邯郸当日梦,待炊罢黄粱徐欠伸。
方知道,许多时富贵,何处关身。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鲙丝莼。
且钓竿渔艇,笔床茶灶,闲听荷雨,一洗衣尘。
洛水秦关千古后,尚棘暗铜驼空怆神。
何须更,慕封侯定远,图像麒麟。
当年吊古巴东峡,雪洒扁舟见早梅。
宋玉宅边新酒美,巫山庙下莫猿哀。
樵柯烂尽棋方剧,客甑炊成梦未回。
已把痴顽敌忧患,不劳团扇念寒灰。
我笑共工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
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野烟荒草路。
先生柱杖来看汝。倚苍苔,摩挲试问,千古几风雨。
长被儿童敲火苦。时有牛羊磨角去。
霍然千丈翠岩屏,锵然一滴甘泉乳。结亭三四五。
会相暖热携歌舞。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