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声甘州.连句再赋六忆·其五立》
《八声甘州.连句再赋六忆·其五立》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忆立时密约怨郎迟,亭亭傍花阴。

指苔边弓印,凤钗溜也,故遣侬寻。

满地月华如水,冰透凤鞋心。

更一双罗袜,凉露偷侵。

扶住身裁一搦,怕尖风刬地,婢力难任。

更瞒他鹦鹉,行人绿杨深。

似当时隔帘初见,悄无人深院正听琴。

也曾由中门映处,拾得斜簪。

(0)
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易顺鼎所作的“六忆”系列之一,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婉转的词句,展现了女子对往昔情事的回忆与怀念。

开篇“忆立时密约怨郎迟”,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女子在等待心上人时的焦急与怨念。接着,“亭亭傍花阴”一句,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期盼。

“指苔边弓印,凤钗溜也,故遣侬寻。”这一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为了寻找心上人的痕迹而四处探寻的情景,体现了她对爱情的执着与深情。而“满地月华如水,冰透凤鞋心”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女子内心的凄凉,将情感推向高潮。

“更一双罗袜,凉露偷侵。”这一句通过女子脚下的罗袜被凉露浸湿的细节,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喻了女子内心的潮湿与感伤。接下来,“扶住身裁一搦,怕尖风刬地,婢力难任。”通过女子小心翼翼的动作,表现了她对自身形象的珍视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挑战的担忧。

“更瞒他鹦鹉,行人绿杨深。”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鹦鹉的拟人化,表达了女子试图隐瞒心事,不让外界知晓自己情感状态的愿望。而“似当时隔帘初见,悄无人深院正听琴。”则通过对比手法,将当前的场景与过去美好时光相联系,强化了对往昔的怀念之情。

最后,“也曾由中门映处,拾得斜簪。”这一句以女子曾经拾得的斜簪为线索,暗示了两人曾经的美好回忆,同时也预示着故事的结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八声甘州》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故事场景,展现了女子对过往爱情的深深怀念与不舍。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双带子·其一

嫁时双带绣骐驎,翠叶金花色色新。

宁教尘匣蒙蛛网,不肯将来别赠人。

(0)

前溪曲

前溪送别溪水满,石楠花落蒲芽短。

春风无情看复秋,莫学落花随水流。

(0)

采莲歌·其五

女伴相随出芰荷,并船比较采莲多。

抬头忽见游人过,棹入菰蒲水拍波。

(0)

鸣雁行

??鸣雁鸣达旦,举翼相连拂云汉。

平原漠漠生野烟,雁飞只向江南天。

江南十月多禾黍,一半轮官半供汝。

明年二月归养雏,雏成又望江南去。

(0)

使日杂诗·其二十五

一张一弛力常均,天道如弓事在人。

夏靡阿衡俱过百,张苍乳臭不须论。

(0)

使日杂诗·其十二

北戒神州久闭关,愿穿河套越天山。

天公应被人窥破,鸟岛何须取半环。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