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宅图方献,还宫疾遽侵。
鼎龟悬宝命,笙鹤动哀音。
谁绍三皇治,徒倾四海心。
关中诸父老,犹望翠华临。
相宅图方献,还宫疾遽侵。
鼎龟悬宝命,笙鹤动哀音。
谁绍三皇治,徒倾四海心。
关中诸父老,犹望翠华临。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为悼念懿文皇太子所作的挽诗之一。诗人通过描绘一幅悲凉的画面,表达了对太子早逝的哀痛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首句“相宅图方献”,暗示太子生前可能参与过国家的重要事务,他的形象和智慧如同宅图般珍贵,然而却未能长久留存。接着,“还宫疾遽侵”描述了太子突然病重的情况,疾病无情地夺走了他的生命。
“鼎龟悬宝命”运用象征手法,鼎代表权力,龟壳上的纹路象征天命,暗示太子本应继承帝位的重任如今悬而未决。而“笙鹤动哀音”则通过音乐的凄凉来渲染哀悼的气氛,表达出对太子离世的深深悲痛。
“谁绍三皇治,徒倾四海心”进一步表达了对太子接续先贤治理国家能力的质疑,以及民众对他的深深怀念和期待。“徒倾四海心”表明太子虽然未能亲政,但他的影响力和人民的期望仍然巨大。
最后两句“关中诸父老,犹望翠华临”直抒胸臆,关中的父老乡亲还在期盼着太子的归来,希望能再次见到他那代表皇权的翠色车驾,表达了人们对太子深深的哀思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以哀悼之情和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方孝孺对懿文皇太子的敬仰与哀悼之情。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
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
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
云渐起。
鸟度屏风里。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
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
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
独爱莼羹美。
江天雪意,夜色寒成阵。
翠袖捧金蕉,酒红潮、香凝沁粉。
帘波不动,新月淡笼明,香破豆,烛频花,减字歌声稳。
恨眉羞敛,往事休重问。
人去小庭空,有梅梢、一枝春信。
檀心未展,谁为探芳丛,消瘦尽,洗妆匀,应更添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