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烛话深宵,唱骊歌、无限愁肠回绕。
才送客鞭丝,又怅别江干,轻舟荡小。
南船北马,叹今后故人稀少。
离合明知皆数定,独我此情难了。
遨游壮志虽然好。奈枝分荆树,花忧萱草。
报牍事长征,望此去、成学归来须早。
一声珍重,片帆远挂烟波渺。
愿乘长风看破浪,目断暮云天杳。
剪烛话深宵,唱骊歌、无限愁肠回绕。
才送客鞭丝,又怅别江干,轻舟荡小。
南船北马,叹今后故人稀少。
离合明知皆数定,独我此情难了。
遨游壮志虽然好。奈枝分荆树,花忧萱草。
报牍事长征,望此去、成学归来须早。
一声珍重,片帆远挂烟波渺。
愿乘长风看破浪,目断暮云天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情的送别场景,夜晚与友人在烛光下话别,心中充满无尽的离愁。诗人运用"骊歌"这一传统意象,表达了深深的哀伤和对未来的担忧。友人即将乘舟北上,而自己则感叹今后相聚之人将越来越少,人生的聚散似乎早已命中注定,唯有这份友情难以割舍。
诗中提到的"荆树"和"萱草"象征着分离和思念,暗示了诗人对友人异地生活的牵挂。接下来,诗人鼓励友人追求游幕生涯,但也提醒他务必早日完成学业归来。在告别之际,诗人深情地说出"一声珍重",目送友人扬帆远去,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
最后,诗人寄语友人,希望他能凭借豪情壮志,乘风破浪,期待他在远方能不断成长,直到暮云天际,视野所及之处都能看到他的前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离别的感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