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通消息变垂杨,又忍须臾困海棠。
雪意疏时风自恶,云根好处日争光。
威严冷到汉三辅,艳冶春归唐六郎。
四者欲并从古少,便将樽酒问群芳。
已通消息变垂杨,又忍须臾困海棠。
雪意疏时风自恶,云根好处日争光。
威严冷到汉三辅,艳冶春归唐六郎。
四者欲并从古少,便将樽酒问群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春雪初霁》,通过对春雪初停后景物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季节变化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美的赞赏。首句“已通消息变垂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的杨柳枝条因积雪融化而显得生机勃勃,透露出春天的信息。次句“又忍须臾困海棠”则表达了诗人对海棠花在雪后即将绽放的期待。
第三句“雪意疏时风自恶”,描绘了雪后风力减弱,天气转晴的场景,暗示着严冬的离去。第四句“云根好处日争光”则描绘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大地上的明亮景象,象征着春光的明媚。
第五句“威严冷到汉三辅”以汉代行政区划代指广阔的地域,强调了雪后寒意的消退。最后一句“艳冶春归唐六郎”中的“唐六郎”可能是指唐代诗人杜甫,借以表达春回大地的繁华景象,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雪初霁后万物复苏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春光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宋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季节更替的敏感。
笑钗符、恰正带宜男。还将寿花簪。
早风薰竹醉,松凉鹤健,午坐存庵。
三十六峰玉立,隔麈听玄谈。
何似人难老,三十才三。
闻得天边好语,第一流人物,偏重江南。
满玻璃春绿,十载爱棠甘。
青青鬓、尽堪图画,趁紫岩、年纪作枢参。
却归宴、瑶池未晚,荷日红酣。
世间杰栋俯飞翰,帘旌不动天风寒。
但得一身自安逸,谁思寒士三万间。
东林天下推第一,净几明窗万禅客。
主人幽栖仅一枝,便觉宽容无迫窄。
一身六尺何足患,蠢动当知俱欲安。
谁识曹溪一滴许,能令法雨遍尘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