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昔二三子,慷慨扬奇声。
文章凌先秦,词赋无西京。
零落如流星,各怀饥渴情。
念尔策高足,北海日以清。
顾盻当中原,冠盖徒纵横。
明发咏蓼莪,依依恋所生。
悲风蓟门来,涕泣沾我缨。
解带谢时人,驱车薄姑城。
千里见大河,踯躅浮云征。
罢酒不能别,萧萧驷马鸣。
骨肉非一身,意气乃合并。
景光老自爱,率已识荣名。
夙昔二三子,慷慨扬奇声。
文章凌先秦,词赋无西京。
零落如流星,各怀饥渴情。
念尔策高足,北海日以清。
顾盻当中原,冠盖徒纵横。
明发咏蓼莪,依依恋所生。
悲风蓟门来,涕泣沾我缨。
解带谢时人,驱车薄姑城。
千里见大河,踯躅浮云征。
罢酒不能别,萧萧驷马鸣。
骨肉非一身,意气乃合并。
景光老自爱,率已识荣名。
此诗《送元美(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元美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
首句“夙昔二三子,慷慨扬奇声”开篇即点出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他们曾经共聚一堂,慷慨激昂地吟唱着奇异的歌声。接下来,“文章凌先秦,词赋无西京”两句,赞美友人的才华横溢,其文采斐然,超越了先秦时代的文学成就,词赋之功也远胜于西京。
“零落如流星,各怀饥渴情”形象地描绘了友人间的离散,如同流星般短暂而璀璨,各自心中充满了对相聚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渴望。“念尔策高足,北海日以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前程的祝福,希望他能像北海一样,日月清明,前途光明。
“顾盻当中原,冠盖徒纵横”则展现了友人即将远行的场景,他在中原大地间来回眺望,四周官场人物众多,却显得孤独而无奈。“明发咏蓼莪,依依恋所生”写出了友人在离别之际,深情地吟诵《蓼莪》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悲风蓟门来,涕泣沾我缨”描绘了离别时的凄凉景象,寒风吹过蓟门,友人泪流满面,泪水打湿了衣襟。“解带谢时人,驱车薄姑城”表现了友人决绝地离开,向世人告别,驾车前往薄姑城,开始了新的旅程。
最后,“千里见大河,踯躅浮云征”描述了友人远行的艰难,千里之外的大河,浮云遮蔽,象征着旅途的艰辛。“罢酒不能别,萧萧驷马鸣”写出了离别宴上的不舍,友人驾车离去,马蹄声声,更添离愁。“骨肉非一身,意气乃合并”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即使亲人之间也可能产生隔阂,唯有朋友之间的意气相投才能真正融合。“景光老自爱,率已识荣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也对友人追求荣誉名声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离别的哀伤,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友情和理想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