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贤劳苦为忧官,我自无才欲忘餐。
鸣棹几程滩势恶,宿亭一夜雨声寒。
山连古洞蛮烟合,地落秋畲楚俗欢。
虽指公馀便东下,好峰犹得捲帘看。
昔贤劳苦为忧官,我自无才欲忘餐。
鸣棹几程滩势恶,宿亭一夜雨声寒。
山连古洞蛮烟合,地落秋畲楚俗欢。
虽指公馀便东下,好峰犹得捲帘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船上所见所感的景象,流露出对古贤之劳苦与自己无才的自省,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
"昔贤劳苦为忧官,我自无才欲忘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能之士为国事操劳的心态,而自身则感到没有才能,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纷争,只求平淡生活。
"鸣棹几程滩势恶,宿亭一夜雨声寒" 这两句则描绘了舟行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以及宿营时的凄清景象。鸣棹,即船只在激流中前进的声音;滩势恶,形容水流湍急、航道危险;宿亭一夜雨声寒,则是描写了一夜宿营中的阴冷与雨声。
"山连古洞蛮烟合,地落秋畲楚俗欢"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以及对当地风俗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异乡文化的接纳和欣赏。山连古洞蛮烟合,是指山脉与古老的洞穴相连,而蛮族的炊烟在空气中弥漫;地落秋畲楚俗欢,则是说大地上铺展着金色的稻谷,表现了诗人对当地农耕文化的喜爱。
"虽指公馀便东下,好峰犹得捲帘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中美景的向往,即使是匆忙赶路,也不愿错过那些令人心旷神怡的山峰景致。虽指公馀便东下,是说虽然急于前往目的地;好峰犹得捲帘看,则是在赞叹那些美好的山峰,仍然愿意停下来细细观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旅途生活的感悟,以及内心深处的平淡与宁静之求。
看金波遥映,玉镜高飞,昆明池沼。
近天上中秋,人间蓬岛。
建节堂深,筹边楼迥,正雨晴风袅。
青鸟喉歌,红鸾掌舞,仙音缭绕。
白鹤南来,锦书为报。云动三山,星飞五老。
汉节唐符拜,重华天表。
玉尘谈诗,金钗压鬓,向琼枝齐祷。
愿岁岁长春,年年此日,恩波难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