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送离人折一枝。长条折尽短条衰。
飞花自是浮萍草,莫向尊前怨别离。
一送离人折一枝。长条折尽短条衰。
飞花自是浮萍草,莫向尊前怨别离。
这首诗以“柳枝词”为主题,通过描绘折柳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离别的哀愁与无奈。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柳树与人的离别情感相联系,赋予了柳树以象征意义,使得离别之情更加深沉而富有诗意。
首句“一送离人折一枝”,简洁有力地勾勒出送别时的情景,一个“折”字,既表现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深情,也暗示了离别后孤独与寂寞的开始。接着,“长条折尽短条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递进,长条代表的是送别者对离人的深厚情谊,而短条则象征着离别后的孤独与衰败,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离别之痛。
“飞花自是浮萍草,莫向尊前怨别离。”这两句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以“飞花”和“浮萍草”为喻,形象地表达了离别后生活的无根与飘零,如同随风飘散的花瓣和随波逐流的浮萍草,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最后的劝慰之语“莫向尊前怨别离”,则体现了诗人对离别现实的深刻理解与超然态度,提醒人们在面对离别时应保持豁达与坚韧,不应沉溺于悲伤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离别之痛的复杂与深邃,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哲学思考,即在人生的旅途中,离别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和接受它,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强。
卧病谢人徒,块焉处寥廓。
客从何方来,缄书投我橐。
开缄见故人,我心忽不乐。
问子今何适,行行入瓯骆。
瓯骆日南陬,思客春梅落。
冉冉江中云,迢迢海上郭。
太息念我曹,十载依铜爵。
云胡乖羽翮,南北成离索。
惊飙拂林树,洪流奔大壑。
凤栖无静柯,龙游安所托。
闻君有良剑,旧在丰城凿。
佩之入山海,不能逢不若。
宝此千金质,百鍊焉能铄。
今我方无为,草玄惟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