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悲壮的情境,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天命的无奈。黄鸟停歇在树枝上,象征着死者灵魂的安息,而“谁从穆公”则指的是古时某位君主或贵族的葬礼。诗中的“子车奄息”、“子车仲行”、“子车针虎”等句,都是对逝者的哀荣和祭祀之意。
在古代文化中,天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彼苍者天,歼我良人”一句,则表达了人们对于天命不可抗拒的悲凉情感。尽管如此,诗中的“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也显示出古人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逝者的不舍。
整首诗通过黄鸟的叫声和死者墓穴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沉郁而肃穆的氛围。它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追思,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生命、死亡和天命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海客生长居海陬,风涛险恶能操舟。
昔曾侍父驰边邮,一战败贼禽其酋。
于今事往星亦周,久无梦想膺封侯。
昨来剑气腾斗牛,又闻小丑横戈矛。
台地关切桑梓忧,谁其平者心悠悠。
曹侯禦侮足智谋,奉檄邀我仍来游。
张帆猎猎风飕飕,如箭离弦不可留。
南有落漈东琉球,西界黑水红水沟。
神鱼拍浪高舵楼,轰雷喷雪排山邱。
水仙挟船船转头,眼前鹿港台咽喉。
可怜一路多髑髅,良田万顷无人耰。
吾皇仁圣汤武侔,解网不杀毋穷搜。
安集之策须讲求,愿君莫遣流民流。
婆娑洋世界原宽,自归版图衽席安。
两戒河山经擘画,百年疆索定纡盘。
土牛红线分番汉,文身剺面判衣冠。
毋相越畔设险守,旧章遵循永不刊。
叵耐生番偏嗜杀,伺杀汉人镖飞雪。
割得头颅血模糊,山鬼伎俩誇雄杰。
闪睒枭獍人见愁,痴顽吾民与之游。
悯不畏惧侵其地,吞食抵死竟无休。
千峰万壑潜深入,荷戈负耒如云集。
横刀带剑万人强,蠢尔愚番皆掩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