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醒后烬炉香,纸帐寒宵布被凉。
岁逼常愁双鬓短,梦回不耐五更长。
欲教夜气涵天性,偏是诗魔扰睡乡。
怪底冻鸡啼较早,误人颠倒著衣裳。
微醺醒后烬炉香,纸帐寒宵布被凉。
岁逼常愁双鬓短,梦回不耐五更长。
欲教夜气涵天性,偏是诗魔扰睡乡。
怪底冻鸡啼较早,误人颠倒著衣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早醒后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细腻感受。首句“微醺醒后烬炉香”,以微醺之感入笔,暗示诗人昨晚或有小酌,而今晨醒来,炉中余香尚存,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慵懒的氛围。接着“纸帐寒宵布被凉”一句,通过触觉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寒冷的冬夜,帐内被褥的凉意与窗外寒宵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意境。
“岁逼常愁双鬓短”一句,诗人借年岁的逼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岁月无情的忧虑,使得头发日渐稀疏的自我形象跃然纸上,情感深沉而哀婉。紧接着“梦回不耐五更长”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紧迫感,梦醒时分,五更已至,时间的紧迫与内心的不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焦虑情绪。
“欲教夜气涵天性,偏是诗魔扰睡乡”两句,诗人试图在夜气中寻找心灵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但诗魔(即创作的冲动)却打扰了他的睡眠,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诗人对艺术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冲突,以及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与挣扎。
最后,“怪底冻鸡啼较早,误人颠倒著衣裳”以鸡鸣早起为喻,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因早醒而产生的混乱与不适,鸡鸣唤醒了诗人,也似乎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生活又要继续,而诗人的思绪却仍在昨晚的梦境与今日的现实之间徘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醒后环境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艺术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凉云乍合。黄昏近、秋声忽动梧叶。
晚天思迥,高楼梦破,最怜幽咽。栏干露湿。
正罗袂寒时听得。问谁传、销魂信到,似与诉离别。
曾记江湖夜,小倚篷窗,剪灯孤寂。
水长调远,趁渔歌、倍添凄切。
酒醒沧浪,剩离思飞来空阔。
悄无眠、隔岸细柳,弄晓月。
晴烟吹絮,对嘉树秀筠,栏干闲拊。
屐齿香痕,裙腰草色,多事晓莺争诉。
好花倩魂空往,佳约芳期终阻。
凤弦曲,但临觞休按,红盐新谱。南浦。
离恨远,清浅半湾,不是仙源路。
流水三生,碧云千里,锦字懒传幽素。
黯然一江风浪,归棹还催人去。
楚天暝,想轻寒已到,驯鸥眠处。
天设岩疆,井蛙亡后,形胜谁据。
半壁经营,两朝开济,再世生伊吕。
炎灵邈矣,讴思未沫,长诵大名千古。
任辛毗、军门仗节,笑他畏蜀如虎。
星芒骤落,降笺草草,拱手河山输与。
邺下称尊,江东并列,史笔吾无取。
锦官城外,云车风马,想像翠华来处。
凭君看、荒陵咫尺,尚留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