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凛河南已百年,维公高行继前贤。
早施绛帐崇师席,晚入金华侍讲筵。
斯道未传今逝矣,彼苍难问竟茫然。
回思昨日论交地,不见牙签列简编。
凛凛河南已百年,维公高行继前贤。
早施绛帐崇师席,晚入金华侍讲筵。
斯道未传今逝矣,彼苍难问竟茫然。
回思昨日论交地,不见牙签列简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班为纪念和靖先生(即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作,表达了对朱熹高尚品行的敬仰以及对其学术思想传承的感慨。首句“凛凛河南已百年”暗示朱熹离世已有一百年,用“凛凛”形容他的威严与德行。次句“维公高行继前贤”直接赞扬朱熹继承了前代学者的美德。
“早施绛帐崇师席”描绘朱熹年轻时在学府中担任重要教职,以师者身份受到尊崇。“晚入金华侍讲筵”则写他晚年在金华讲学,继续传播学问。诗人感叹“斯道未传今逝矣”,意指朱熹所倡导的学术之道尚未广为流传,他就已经离世,令人遗憾。
“彼苍难问竟茫然”表达了对天命无常的无奈,以及对朱熹去世后无法再向他请教的迷茫。最后,“回思昨日论交地,不见牙签列简编”回忆起与朱熹往昔的学术交流,如今那些书籍文献已不再排列,充满了物是人非的感伤。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缅怀先贤、感慨世事变迁的挽诗,体现了诗人对朱熹深深的敬仰和对学术传承的忧虑。
潇洒春容静,飘摇水性柔。
根从何处起,身任此生浮。
得地轻依托,随波旋去留。
潢污深不采,溟渤望空悠。
花蕊看还落,蕉心久未抽。
岂知经夜雨,便欲障江流。
晚入吴歌唱,晴邀汉女游。
翠连芳草渡,寒映绿杨楼。
碎剪神工巧,平铺泽国幽。
微躯焉足道,浪迹更谁收。
踏破閒行鹭,冲开暖上鳅。
但能知委顺,何用校稀稠。
谩欲通河汉,宁虞践马牛。
迸从菱芡密,如把芰荷揉。
寂寂苔成阵,纷纷芥作舟。
屈骚遗故事,湛赋壮前猷。
蛙跃沾双股,龟行蔽六眸。
联居如有守,远近亦无求。
别浦千重恨,吟塘万点愁。
生涯随所寓,细域浩难筹。
野色宜茶灶,仙姿泛酒瓯。
清芬传涧沚,馀思满汀洲。
暗与莼丝结,多为荇蒂钩。
岂专嬉雁鹜,自可覆蛟虬。
助赏名园侧,含悽古道周。
纡回差胜梗,汨没尚怜沤。
赴急如趋市,逢枯类转沟。
吉祥兴霸业,美荐格神休。
为爱常青眼,难题几白头。
新篇盈巨轴,牵强岂能侔。
《和徐之才浮萍》【宋·冯山】潇洒春容静,飘摇水性柔。根从何处起,身任此生浮。得地轻依托,随波旋去留。潢污深不采,溟渤望空悠。花蕊看还落,蕉心久未抽。岂知经夜雨,便欲障江流。晚入吴歌唱,晴邀汉女游。翠连芳草渡,寒映绿杨楼。碎剪神工巧,平铺泽国幽。微躯焉足道,浪迹更谁收。踏破閒行鹭,冲开暖上鳅。但能知委顺,何用校稀稠。谩欲通河汉,宁虞践马牛。迸从菱芡密,如把芰荷揉。寂寂苔成阵,纷纷芥作舟。屈骚遗故事,湛赋壮前猷。蛙跃沾双股,龟行蔽六眸。联居如有守,远近亦无求。别浦千重恨,吟塘万点愁。生涯随所寓,细域浩难筹。野色宜茶灶,仙姿泛酒瓯。清芬传涧沚,馀思满汀洲。暗与莼丝结,多为荇蒂钩。岂专嬉雁鹜,自可覆蛟虬。助赏名园侧,含悽古道周。纡回差胜梗,汨没尚怜沤。赴急如趋市,逢枯类转沟。吉祥兴霸业,美荐格神休。为爱常青眼,难题几白头。新篇盈巨轴,牵强岂能侔。
https://shici.929r.com/shici/FhAuM51N.html
我蜀君闽中,相去万里馀。
同年皆白头,此别当何如。
君行久或抳,一出无停车。
相忘岂人情,时寄西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