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底茅亭十尺宽,苔花秋雨翠生寒。
风尘不是钟郎耳,只恐焦桐空自弹。
树底茅亭十尺宽,苔花秋雨翠生寒。
风尘不是钟郎耳,只恐焦桐空自弹。
这首明代诗人徐溥的《茅亭抚琴图》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树底茅亭十尺宽",简洁地勾勒出茅亭的位置和规模,位于绿树之下,显得宁静而宽敞。接下来的"苔花秋雨翠生寒",通过"苔花"和"秋雨"的意象,渲染出一种清冷而湿润的环境,苔藓在秋雨中更显翠绿,仿佛带着几分萧瑟之感。
"风尘不是钟郎耳",这里的"风尘"暗指世间的纷扰与喧嚣,而"钟郎"则是对琴艺高超者的典故,这里暗示抚琴者身处嘈杂之中,却无法找到知音。最后的"只恐焦桐空自弹","焦桐"是古代名琴,"空自弹"表达了抚琴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他担心自己的琴声即使再美妙,也可能无人欣赏,徒然在寂静的茅亭中回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抚琴者在世俗纷扰中的孤独艺术追求,以及对知音的渴望。
露下天如洗。
正新晴、明河如练,月华如水。
独据胡床秋夜永,耿耿佳人千里。
空怅望、丰容旖旎。
万斛清愁萦怀抱,更萧萧、苹末西风起。
聊遣兴,吐清气。
凤衔丹诏从天至。
仰天衢、前星炳耀,私情还喜。
鸿鹄高飞横四海,何藉区区围绮。
□绳武升平文治。
自笑飘零成底事,裂荷衣、肮脏尘埃地。
逢大庆,且沉醉。
众里识中散,野鹤自昂藏。
萤窗雪屋十载,南国秀孤芳。
河汉胸中九策,风雨笔头千字,画省姓名香。
文采黑头掾,辉映汉星郎。
怕山间,猿鹤怨,理归*。
人生几度欢聚,且莫诉离肠。
休恋江湖风月,忘却云霄阊阖,鸿鹄本高翔。
笑我漫浪者,丘壑可徜徉。
快秋风飒然来此,可能消尽残暑。
辞巢燕子呢喃语,唤起满怀离苦。
来又去。
定笑我、两年京洛长羁旅。
此时愁绪。
更门掩苍苔,黄昏人静,闲听打窗雨。
英雄事,谩说闻鸡起舞。
幽怀感念今古。
金张七叶貂蝉贵,寂寞子云谁数。
痴绝处。
又划地、欲操朱墨趋官府。
瑶琴独抚。
惟流水高山,遗音三叹,犹冀伤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