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其二》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当是平生取数多,穷途无力战群魔。

二千石滥知州事,三十年羞进士科。

人老决难重少壮,春寒毕竟渐晴和。

筹来算往终无益,且傍残梅作醉歌。

(0)
翻译
一生中取得的成就不少,但在困境中无力对抗众多困难。
那些只知州务的官员太多了,对科举考试考了三十年却感到羞愧。
年纪大了,恢复年轻时的活力几乎不可能,尽管春天的寒意最终会转为温暖。
反复计算过去和未来都没有意义,暂且靠着残存的梅花,借酒浇愁吧。
注释
当是:指在。
平生:一生。
取数多:取得的成就多。
穷途:困境。
无力:没有力量。
战群魔:对抗众多困难。
二千石:古代官职,泛指地方高级官员。
滥知州事:只知道处理州务,形容官员能力不足。
三十年:长时间。
羞进士科:对未能考中进士感到羞愧。
人老:年纪大。
决难:绝对难以。
重少壮:恢复年轻时的状态。
春寒:春天的寒冷。
毕竟:最终。
渐晴和:逐渐变得温暖。
筹来算往:反复思考计算。
终无益:终究没有帮助。
且:暂且。
傍:靠着。
残梅:凋零的梅花。
作醉歌:借酒消愁唱歌。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往昔岁月无尽追忆与自我能力衰退的哀愁之情的诗句。诗中“当是平生取数多,穷途无力战群魔”两句,通过数字“多”和“二千石”来形容自己年轻时期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以及在仕途上的不顺,但现在却感到“无力”,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雄心壮志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感慨。

接着,“三十年羞进士科”一句,直接点出诗人对自己科举之路的自责和悔恨。这里的“羞进士科”暗示了诗人的学术成就未能达成预期,而是带着某种尴尬情绪回望过往。

“人老决难重少壮,春寒毕竟渐晴和”则是对年华易逝、身体力衰的无奈感受。诗人用“人老”二字,简洁地勾勒出生命的流逝与体力的下降,同时通过“春寒毕竟渐晴和”,寄寓了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以及时间流转中的一种平静接受。

最后,“筹来算往终无益,且傍残梅作醉歌”则是诗人面对过去与未来时的超脱态度。这里的“筹来算往”意味着反复思考过去和未来,但是最终认识到这一切都是“终无益”,即无法改变现实。因此,诗人选择了“且傍残梅作醉歌”的放纵自我,以此作为自己心灵上的慰藉。

这首诗通过对往昔岁月的回顾、对个人能力衰退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流逝与自然变化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年老和无力时所表现出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题竹送周蒙南归·其一

为爱周园好竹枝,莫因风雨恨低垂。

岁寒但保冰霜操,会有凌霄拂汉时。

(0)

过安山驿有怀蹇尚书

重过安山晓系船,东风杨柳蔼人烟。

同来怅别人何处,寒景凄凉记昔年。

(0)

送马检讨归阆中并寄声李全太守·其一

几多鹤发京华客,荣利关心未肯閒。

谁似翰林马检讨,黑头苦意恋家山。

(0)

题竹寄张从善·其二

大东门外脩筠畔,几度行吟共日斜。

衰鬓于今各成雪,相思相望尚天涯。

(0)

题江乡归趣图·其九

鹦鹉洲前杨柳树,飞花偏著钓蓬多。

何时半醉蓬窗底,卧听沧浪孺子歌。

(0)

题弼侄竹·其一

清溪溪上竹如箦,旧隐林中趣味长。

堪笑幽閒大小阮,也劳尘事逐山王。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