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垂顾饮江湄,卧护宗祧彼一时。
马渡已嗟南国蹙,猿惊何暇北山移。
郊坛曾祝千年运,塔庙空留异代悲。
北望中原形势尽,太平草木亦熙熙。
蟠龙垂顾饮江湄,卧护宗祧彼一时。
马渡已嗟南国蹙,猿惊何暇北山移。
郊坛曾祝千年运,塔庙空留异代悲。
北望中原形势尽,太平草木亦熙熙。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诗人以“蟠龙垂顾饮江湄”开篇,借龙的形象展现了权势与尊贵,同时“卧护宗祇彼一时”则透露出一种稳固与长久之感,但这只是表面上的繁华。
紧接着,“马渡已嗟南国蹙”中“嗟”字流露出了诗人对过往的叹息和不舍,"猿惊何暇北山移"则是自然景象与动物行为的描写,通过猿的惊吓来映射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时代氛围。
“郊坛曾祝千年运”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祈愿和希望,但“塔庙空留异代悲”则是对历史变迁、沧桑巨变的无奈感慨,通过废弃的塔庙来反映出不同时代的悲欢离合。
最后,“北望中原形势尽”中“北望”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的辽阔疆域的眺望和思念,而“太平草木亦熙熙”则是在这种历史沧桑之中,依然保持着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与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未来美好的祈愿,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历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