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古兰若,正据清溪浔。
墙东有嘉木,下蔽一亩阴。
每当三伏来,凉吹如秋深。
馀年复多病,困彼炎熇侵。
野僧相后先,时来涤烦心。
金飙动地至,萧萧但空林。
炎凉亦偶尔,倚树成孤吟。
南山古兰若,正据清溪浔。
墙东有嘉木,下蔽一亩阴。
每当三伏来,凉吹如秋深。
馀年复多病,困彼炎熇侵。
野僧相后先,时来涤烦心。
金飙动地至,萧萧但空林。
炎凉亦偶尔,倚树成孤吟。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秋日杂兴二十首(其九)》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凉的山中禅院景象。"南山古兰若"点出了地点,位于南山的一座古老的寺庙,周围环境清幽。"正据清溪浔"进一步强调了寺庙地理位置,临近清澈的溪流。"墙东有嘉木,下蔽一亩阴"描绘了寺庙墙边有一棵大树,为人们提供了大片阴凉。
诗人身处酷暑之中,"每当三伏来,凉吹如秋深",表达了夏季最热时节,寺庙内的微风却带来仿佛秋意般的凉爽。"馀年复多病,困彼炎熇侵",诗人因年迈体弱,更觉炎热难耐,急需清凉之地缓解病痛。
"野僧相后先,时来涤烦心",僧人适时前来,让诗人得以暂时忘却烦恼,洗涤心灵。"金飙动地至,萧萧但空林",金风吹过,树林发出萧瑟之声,增添了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炎凉亦偶尔,倚树成孤吟",诗人感叹自然界的炎凉交替,借倚树之姿,独自吟咏,寓情于景,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与人生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以清凉的环境和禅意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僦室迩菜圃,寒绿侵书楼。
岁除馈盈把,野人意绸缪。
苦言今冬冷,地冻菜不稠。
强能饱妻子,天赐固已优。
城外兵过地,千家但空畴。
搜括及筐篚,何能问秋收。
盗贼所未屠,饿死骨满沟。
主兵匪不严,耳目诚难周。
连营压汉水,笙歌进珍羞。
朝廷方用兵,小民何敢尤。
述罢叹息去,辍食泪雨流。
庐江近水非通津,山梁涨雪堆如银。
冶父瀑下黄陂满,泼剌时复来游鳞。
居民大罾船户网,圜桥观者争凝神。
老饕得鱼且佐酒,雨余几研无纤尘。
王家铁枪哥舒刀,江南烽火连在高。
武昌松江尽肥美,乱流一网无遁逃。
须知鱼亦我所欲,玉箸金盘总萧瑟。
长鲸鼓浪何时休,底事吞舟坐相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