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云平,荒台湍激,两贤留下祠堂。
见蛛丝网院,马苋围墙。
承尘画壁昏于梦,千年事、陈迹苍凉。
江南游子,无聊侧帽,有恨循廊。迤逦渐下牛羊。
响落木西风,飒沓层冈。怅琴声未杳,蘋藻谁将。
拟寻北地韩陵石,呼来语、相伴他乡。
那堪断碣,摩挲已遍,一笑斜阳。
古树云平,荒台湍激,两贤留下祠堂。
见蛛丝网院,马苋围墙。
承尘画壁昏于梦,千年事、陈迹苍凉。
江南游子,无聊侧帽,有恨循廊。迤逦渐下牛羊。
响落木西风,飒沓层冈。怅琴声未杳,蘋藻谁将。
拟寻北地韩陵石,呼来语、相伴他乡。
那堪断碣,摩挲已遍,一笑斜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单县琴台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开篇“古树云平,荒台湍激”,以古树与荒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自然的壮丽。接着,“两贤留下祠堂”点明此处曾是纪念两位贤人的地方,蛛丝网院、马苋围墙则进一步渲染了祠堂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
承尘画壁昏于梦,千年事、陈迹苍凉。”承尘画壁,指屋顶的装饰画,如今在岁月的侵蚀下,显得模糊不清,如同梦境一般。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追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江南游子,无聊侧帽,有恨循廊。”诗人自比为江南游子,在此感到无聊,徘徊于走廊之间,心中充满遗憾。
“迤逦渐下牛羊。响落木西风,飒沓层冈。”描写的是自然景色,牛羊缓缓下山,西风吹过,落叶飘零,山峦在风中摇曳。这一段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充满了萧瑟之感。“怅琴声未杳,蘋藻谁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琴声虽已远去,但谁来祭奠那些曾经生长在水边的蘋藻呢?
“拟寻北地韩陵石,呼来语、相伴他乡。”诗人想要寻找北地的韩陵石,希望能与之对话,以此来慰藉自己孤独的心灵。“那堪断碣,摩挲已遍,一笑斜阳。”最后,面对残破的碑石,诗人抚摸着它,心中涌起一丝笑意,但夕阳的余晖却让人感到一丝凄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怀念。
好山晴更好,霭空翠,拥楼西。
正雨沐秋清,晨暾照射,云气初开。
山外飞鸦数点,看玉虹、斜绕碧螺堆。
几簇人家如画,槿篱野路桥低。柴门鸡犬不惊猜。
和气似春台。羡白叟黄童,顿深社鼓,稻满秋畦。
误我虚名箕斗,叹镜中、华发早相催。
休论无穷世事,满浮浊酒三杯。
恁容易、江湖心冷。不语沧波,照人离影。
倚醉风前,扣舷歌罢憺将暝。
鬓丝如此,浑怕向,青山映。
苦说约归期,仨负了、冲烟渔艇。大隐。
话长安旧侣,几个断蓬飘梗。
莺花梦里,早到处、送春愁更。
问一片、莽莽吴云,可留得、鸥边干净。
只笛语江城,还趁梅风凄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