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木盘根三千秋,万斧过之无敢视。
今辰有梓号国工,朋曹十数来睥睨。
为言此木难斤斧,上有蟠龙下伏虎。
莫教惊动万年枝,掣电轰雷三日雨。
直须作法起南风,号召百神同力扈。
昂昂头角向梅堂,五六镇星来作辅。
坐令国势巩萝图,万岁千秋奉明主。
二木盘根三千秋,万斧过之无敢视。
今辰有梓号国工,朋曹十数来睥睨。
为言此木难斤斧,上有蟠龙下伏虎。
莫教惊动万年枝,掣电轰雷三日雨。
直须作法起南风,号召百神同力扈。
昂昂头角向梅堂,五六镇星来作辅。
坐令国势巩萝图,万岁千秋奉明主。
这首宋朝程珌的《伐千秋巨木竟梁梅堂》描绘了一幅壮观的伐木场景。首句“二木盘根三千秋”展现了巨木历经漫长岁月,根深叶茂,象征着其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力量。接下来,“万斧过之无敢视”形容了伐木工程的巨大规模和艰巨性,连众多工匠也不敢轻易动手。
“今辰有梓号国工”点出今日的主角是技艺高超的国工,他们带着同伴前来审视这棵巨木,暗示了对工作的慎重态度。“上有蟠龙下伏虎”进一步渲染了树木的神奇与威严,强调不可随意破坏。诗人警告说,若伐木不慎,将引来自然灾害。
“直须作法起南风”表达了通过巫术或仪式来祈求顺利伐木,借助自然之力。“号召百神同力扈”则显现出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借助。接下来,诗人想象巨木被安放于梅堂,成为支撑国家的重要象征,“昂昂头角向梅堂,五六镇星来作辅”,寓意它将稳固国家政权。
最后两句“坐令国势巩萝图,万岁千秋奉明主”总结道,这棵巨木的伐取不仅加固了国家的根基,还将长久地为明主服务,带来繁荣昌盛。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伐木工程的壮丽景象,寓含了对自然和权力的敬畏,以及对国家稳定的期盼。
雨涩风悭,双溪閟、几曾洋溢。
长长是、非霞散绮,岫云凝碧。
修禊欢游今不讲,流觞故事何从觅。
待它时、水到却寻盟,筹输一。燕舞倦,莺吟毕。
春肯住,才明日。池塘波绿皱,小荷争出。
童子舞雩浑怅望,吾人提笔谁飘逸。
记去年,修竹暮天寒,无踪迹。
男儿挺生天地间,英雄激烈如邱山。
养育成就在磨砺,间关百折胡厚颜。
巾帼之遗不足耻,绿林之辈不足死。
会须一忍在万全,方是英雄好男子。
君不见应侯昔为魏相客,青蝇白璧遭谗贼。
拉胁折齿佯死馀,使车猥载来秦国。
立谈勇略万乘倾,相权赫赫诸侯惊。
仇人亡命终授首,故人聊惜绨袍情。
又不见王孙昔日未遇时,淮阴年少争相欺。
俛首俯伏出胯下,一市嗤笑无能为。
谁知事汉擒楚猴,油幢虎帐临淮流。
百辱仍将中尉报,一饭岂惜千金酬。
丈夫落落心千古,悻悻小辈何足数。
乃知能屈始能伸,古来如此非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