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伐千秋巨木竟梁梅堂》
《伐千秋巨木竟梁梅堂》全文
宋 / 程珌   形式: 古风

二木盘根三千秋,万斧过之无敢视。

今辰有梓号国工,朋曹十数来睥睨。

为言此木难斤斧,上有蟠龙下伏虎。

莫教惊动万年枝,掣电轰雷三日雨。

直须作法起南风,号召百神同力扈。

昂昂头角向梅堂,五六镇星来作辅。

坐令国势巩萝图,万岁千秋奉明主。

(0)
鉴赏

这首宋朝程珌的《伐千秋巨木竟梁梅堂》描绘了一幅壮观的伐木场景。首句“二木盘根三千秋”展现了巨木历经漫长岁月,根深叶茂,象征着其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力量。接下来,“万斧过之无敢视”形容了伐木工程的巨大规模和艰巨性,连众多工匠也不敢轻易动手。

“今辰有梓号国工”点出今日的主角是技艺高超的国工,他们带着同伴前来审视这棵巨木,暗示了对工作的慎重态度。“上有蟠龙下伏虎”进一步渲染了树木的神奇与威严,强调不可随意破坏。诗人警告说,若伐木不慎,将引来自然灾害。

“直须作法起南风”表达了通过巫术或仪式来祈求顺利伐木,借助自然之力。“号召百神同力扈”则显现出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借助。接下来,诗人想象巨木被安放于梅堂,成为支撑国家的重要象征,“昂昂头角向梅堂,五六镇星来作辅”,寓意它将稳固国家政权。

最后两句“坐令国势巩萝图,万岁千秋奉明主”总结道,这棵巨木的伐取不仅加固了国家的根基,还将长久地为明主服务,带来繁荣昌盛。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伐木工程的壮丽景象,寓含了对自然和权力的敬畏,以及对国家稳定的期盼。

作者介绍

程珌
朝代:宋

程珌(1164~1242),宋代人,字怀古,号洺水遗民,休宁(今属安徽)人。绍熙四年进士。授昌化主簿,调建康府教授,改知富阳县,迁主管官告院。历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郎官、秘书监丞,江东转运判官。
猜你喜欢

满江红.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

雨涩风悭,双溪閟、几曾洋溢。

长长是、非霞散绮,岫云凝碧。

修禊欢游今不讲,流觞故事何从觅。

待它时、水到却寻盟,筹输一。燕舞倦,莺吟毕。

春肯住,才明日。池塘波绿皱,小荷争出。

童子舞雩浑怅望,吾人提笔谁飘逸。

记去年,修竹暮天寒,无踪迹。

(0)

梁州令

梦觉纱窗晓。残灯掩然空照。

因思人事苦萦牵,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

怜深定是心肠小。往往成烦恼。一生惆怅情多少。

月不长圆,春色易为老。

(0)

玉蝴蝶花

芳意深深掩绿苔,粉团香翅自裴回。

多应又怨春归早,化作飞花满树开。

(0)

阮郎归·其一为张平甫寿,是日同宿湖西定香寺

红云低压碧玻璃。惺忪花上啼。静看楼角拂长枝。

朝寒吹翠眉。休涉笔,且裁诗。年年风絮时。

绣衣夜半草符移。月中双桨归。

(0)

英气歌

男儿挺生天地间,英雄激烈如邱山。

养育成就在磨砺,间关百折胡厚颜。

巾帼之遗不足耻,绿林之辈不足死。

会须一忍在万全,方是英雄好男子。

君不见应侯昔为魏相客,青蝇白璧遭谗贼。

拉胁折齿佯死馀,使车猥载来秦国。

立谈勇略万乘倾,相权赫赫诸侯惊。

仇人亡命终授首,故人聊惜绨袍情。

又不见王孙昔日未遇时,淮阴年少争相欺。

俛首俯伏出胯下,一市嗤笑无能为。

谁知事汉擒楚猴,油幢虎帐临淮流。

百辱仍将中尉报,一饭岂惜千金酬。

丈夫落落心千古,悻悻小辈何足数。

乃知能屈始能伸,古来如此非独我。

(0)

赤松图

山东隆准公,未语心已解。

按剑堂下人,成事汝应退。

非无带砺约,政尔有恩害。

平生三寸舌,松间漱寒濑。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