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张丞相十首·其八》
《上张丞相十首·其八》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贱子居闾里,明公总帅权。

姓名谁比数,礼遇每周旋。

老去无三窟,闲中有二天。

知音何日报,愿见中兴年。

(0)
翻译
我这卑微之人居住在街巷之中,您是位威望显赫的领袖
无人能与您的名声相比,您总是以礼相待周到备至
年事已高,我并无退路,但在闲暇时却有心中的寄托
期盼着能早日遇见知音,只愿看到国家复兴的景象
注释
贱子:谦称自己地位低微的人。
居:居住。
闾里:街巷,平民居住的地方。
明公:对尊者的敬称,指有权势的人。
总帅权:掌握全局的领导权。
姓名:名字。
比数:相比,比较。
礼遇:礼貌的待遇。
周旋:周到应对。
老去:年老。
三窟:比喻退路或避难之处。
闲中:闲暇时光。
二天:内心的寄托或精神支柱。
知音:理解并欣赏自己的人。
何日:何时。
报:回报,实现。
中兴年:国家振兴的时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属于其《上张丞相十首》中的第八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贤能官员的赞美和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贱子居闾里,明公总帅权。"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德才兼备的高官(贱子)在家中的平易近人,以及他手握重权的情状。这里的“闾里”指的是官员的府邸,“明公”是对有才能和品德官员的尊称。

"姓名谁比数,礼遇每周旋。" 这两句强调了这位高官的名字如同珍贵的宝物,不可与常人相提倡,他的待人接物之礼,每到一周便重新进行,这体现了其仁德和恩泽。

"老去无三窟,闲中有二天。"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高官年事已高却依旧保持清廉的赞赏,以及他在闲暇时光能够享受心灵上的宁静与自由。

"知音何日报,愿见中兴年。"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这位懂得音乐之美(知音)的高官的期待,希望能在他的治理下迎来国家的中兴盛世。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贤能官员的描写和赞美,寄托着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环境和文化复兴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汪楼偶题

千树桃花散锦窠,相逢不饮奈愁何。

可怜一片春波绿,先被歌楼占得多。

(0)

题墨兰

海门月照真珠树,石峡风生翡翠衣。

千里烟波愁欲暮,美人何处佩兰归。

(0)

题墨竹为郭履恒赋

伶伦九寸黄钟管,仙子双吹碧玉箫。

调得钟声满天地,会招鸾凤下云霄。

(0)

别王子让

临水望梅崦,却指敖城路。

路直本如弦,江行自回互。

(0)

下苍山西麓将问道过金精是日赵伯友与客先赴山中闻已出谷口相候喜赋

上马愁将夕,题诗念友生。

苍茫惊独往,迢递愧相迎。

崖涌青莲色,溪流碧玉声。

登临馀我辈,应不负高情。

(0)

赠泉上人弹琴

慈恩上人好弹琴,昨者相遇龙门阴。

琅然为我拂苍玉,写作幽涧寒泉吟。

奔腾千丈瀑布落,忽转岩坳漱松壑。

流声渐远人莫闻,飒飒天风起寥廓。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