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子居闾里,明公总帅权。
姓名谁比数,礼遇每周旋。
老去无三窟,闲中有二天。
知音何日报,愿见中兴年。
贱子居闾里,明公总帅权。
姓名谁比数,礼遇每周旋。
老去无三窟,闲中有二天。
知音何日报,愿见中兴年。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属于其《上张丞相十首》中的第八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贤能官员的赞美和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贱子居闾里,明公总帅权。"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德才兼备的高官(贱子)在家中的平易近人,以及他手握重权的情状。这里的“闾里”指的是官员的府邸,“明公”是对有才能和品德官员的尊称。
"姓名谁比数,礼遇每周旋。" 这两句强调了这位高官的名字如同珍贵的宝物,不可与常人相提倡,他的待人接物之礼,每到一周便重新进行,这体现了其仁德和恩泽。
"老去无三窟,闲中有二天。"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高官年事已高却依旧保持清廉的赞赏,以及他在闲暇时光能够享受心灵上的宁静与自由。
"知音何日报,愿见中兴年。"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这位懂得音乐之美(知音)的高官的期待,希望能在他的治理下迎来国家的中兴盛世。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贤能官员的描写和赞美,寄托着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环境和文化复兴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