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垓下》
《垓下》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鸿沟已画天下分,汉王未肯空回军。

诸侯大会壁垓下,戈甲耀日如屯云。

夜闻四面楚歌起,天命人心知去已。

拔山盖世霸图空,却叹当时骓不逝。

帐中美人身姓虞,悲歌起饮聊踟蹰。

数行泪下竟别去,仓皇不得同驰驱。

明眸皓齿为黄土,草木含愁照今古。

依然听曲自低昂,岂忆平生离别苦。

(0)
鉴赏

这首诗《垓下》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描绘了楚汉相争中的一段历史故事,特别是项羽在垓下之战中的命运转折。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情感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首句“鸿沟已画天下分,汉王未肯空回军”点明了楚汉争霸的背景,暗示了刘邦与项羽之间的力量对比,以及刘邦的坚定决心。接下来,“诸侯大会壁垓下,戈甲耀日如屯云”描绘了垓下之战的壮观场面,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规模。

“夜闻四面楚歌起,天命人心知去已”则揭示了项羽在战败前夕的孤独与绝望,四面楚歌象征着众叛亲离,预示着命运的终结。接着,“拔山盖世霸图空,却叹当时骓不逝”表达了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美与惋惜,同时指出他的霸业终成空,尤其是“骓不逝”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项羽的无奈与悲剧性结局。

“帐中美人身姓虞,悲歌起饮聊踟蹰”描绘了虞姬与项羽的最后时刻,通过“悲歌”、“饮”、“踟蹰”等动作,展现了他们面对生死离别的复杂心情。最后一句“数行泪下竟别去,仓皇不得同驰驱”表达了两人最终的分别,充满了不舍与遗憾。

“明眸皓齿为黄土,草木含愁照今古”是对虞姬形象的哀悼,同时也将历史的哀伤传递给后人。最后,“依然听曲自低昂,岂忆平生离别苦”以音乐作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暗示了历史的永恒与人性的共通,即使时间流逝,那份离别的痛苦与哀愁仍能触动人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命运不可逆转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闻王问伯领解南都喜而有作

此夕庭阶树,真成奕叶光。

赋曾标五子,名欲擅三王。

客礼龙门下,神交雁塔傍。

百年兄弟好,同日奏长杨。

(0)

寄陆太史敬承二首·其一

濩落吾能返,飞腾尔故频。

自为三馆客,谁共五陵春。

白日流金掌,红云护玉宸。

故园芳草外,曾否念垂纶。

(0)

寓怀十二首·其八

彼美倾城子,艳色明朝霞。

宝钗耀金雀,充耳佩琼珈。

相如既西席,宋玉仍东家。

春风起罗袂,琴瑟相交加。

但知良时乐,安睹白璧瑕。

托身一失所,百岁徒咨嗟。

(0)

侠少行二首·其一

白马跃金环,扬鞭大道间。

五陵春草色,日暮臂鹰还。

(0)

石城乐四首·其四

携手登高台,台荒半野草。

殷勤传语郎,莫忘石城好。

(0)

悲歌

巫山之高,淮水汤汤。我欲东归,洛大河无梁。

船道阻绝,登高以望故乡。

故乡不可见,熊罴虎狼夹路而成行。

狐兔失群,我与为侣。

日暮途远,傍无旅舍,悒郁谁语。

悲风动地,阴云四起。仰天悲歌,泪堕不能止。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