蒇祠当九日,大道仰三坟。
废邑姑存礼,皇风不在文。
晓江生白气,秋岭湿玄云。
茅茨土阶净,旭日照清熏。
蒇祠当九日,大道仰三坟。
废邑姑存礼,皇风不在文。
晓江生白气,秋岭湿玄云。
茅茨土阶净,旭日照清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安所作的《秋祀三皇》,描绘了秋季祭祀三皇(古代三位重要的创世神祇)的场景。首联"蒇祠当九日,大道仰三坟",交代了祭祀的时间和对象,"蒇祠"指完成祭祀,"九日"可能指的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而"三坟"则象征着对远古智慧的敬仰。接下来的"废邑姑存礼,皇风不在文",表达了对古老传统礼仪的尊重,即使在废弃的城邑中,仍保持着对皇道精神的传承,而非仅仅依赖文字记载。
"晓江生白气,秋岭湿玄云",通过描绘清晨江面上的雾气和秋山上的乌云,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暗示着祭祀的神圣时刻。最后两句"茅茨土阶净,旭日照清熏",则以简朴的茅屋、泥土台阶的清洁以及朝阳的照耀,展现出祭祀之地的纯洁与清新,给人以宁静而崇高的感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日祭祀的仪式感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采云萧史台空,洞天谁是骖鸾伴。
伤心记得,开元游幸,连昌别馆。
力士传呼,念奴供唱,阿郎吹管。
怅无情一枕,繁华梦觉,流年又、暗中换。
邂逅京都儿女,欢游遍、画楼东畔。
樽前一曲,余音袅袅,骊珠相贯。
日落邯郸,月明燕市,尽堪肠断。
倩丹青细染,风流图画,写崔徽半。
醉乡千古人行,看来直到亡何地。
如何物外,华胥境界,升平梦寐。
鸾驭翩翩,蝶魂栩栩,俯观群蚁。
恨周公不见,庄生一去,谁真解、黑甜味。
闻道希夷高卧,占三峰、华山重翠。
寻常羡杀,清风岭上,白云堆里。
不负平生,算来惟有,日高春睡。
有林间剥啄,忘机幽鸟,唤先生起。
玉峰时暂歇,觉风入琼林,倍增真悦。烦蒸顿消灭。
扫尘埃四海,廓然施设。八方静洁。
布一味、清凉妙绝。
这些儿冷淡生涯,等闲未曾轻泄。奇别。
萧萧昼夜,飒飒乾坤,几人能瞥。随机应辙。
寻知友,伴明月。
绕群芳结秀,响报声闻,动用阴阳正诀。
待浮生,吹散迷云,恁时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