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松州限蜀川,风流幕府重当年。
筹边屡上金城略,退食还歌菉竹篇。
意外云山争自媚,环中风月许谁传。
瀼西茅屋长邻近,相望孤鸿落照边。
万里松州限蜀川,风流幕府重当年。
筹边屡上金城略,退食还歌菉竹篇。
意外云山争自媚,环中风月许谁传。
瀼西茅屋长邻近,相望孤鸿落照边。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何处士赏静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万里松州限蜀川”展现了广阔的地域背景,暗示了静亭所在之地的偏远与壮丽。次句“风流幕府重当年”则赞美了幕府的历史风流,暗含对过往英雄事迹的追忆。
第三句“筹边屡上金城略”进一步揭示了静亭主人可能是一位有军事才能的人,他常常运筹帷幄,制定边防策略。然而,“退食还歌菉竹篇”又透露出其闲适的生活态度,即使在退居之时,也能以诗书自娱,享受自然之美。
“意外云山争自媚”描绘了亭子周围云山的生动景象,仿佛它们也懂得欣赏主人的雅趣,争相展现自己的美丽。“环中风月许谁传”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与美景的感慨,似乎只有在此处,风月之韵才能得以流传。
最后一句“瀼西茅屋长邻近,相望孤鸿落照边”以个人居所和孤鸿落照作为结尾,既写出诗人与静亭的亲近关系,又借孤鸿的形象寄托了孤独而高洁的情感,增添了诗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静亭的环境和主人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风流的敬仰,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
可怜鹧鸪飞,飞向树南枝。
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
露滋不堪栖,使我夜常啼。
愿逢云中鹤,衔我向寥廓。
愿作城上乌,一年生九雏。
何不旧巢住,枝弱不得去。
何意道苦辛,客子常畏人。
第一百九十四卷
荆山之白玉兮,良工雕琢双环连,月蚀中央镜心穿。
故人赠妾初相结,恩在环中寻不绝。
人情厚薄苦须臾,昔似连环今似玦。
连环可碎不可离,如何物在人自移。
上客勿遽欢,听妾歌路难。
旁人见环环可怜。
不知中有长恨端。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照绿蘋。
忽闻歌苦调,归思欲沾巾。
临池见科斗,美尔乐有馀。
不忧网与钩,幸得免为鱼。
且愿充文字,登君尺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