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亦有灵岩寺,吴下灵岩不独灵。
立字安名由个个,今来古往镇亭亭。
砌瓴塔尚干云矗,卓锡泉常注窦渟。
希有佛曾出现地,既云希有现何形。
方山亦有灵岩寺,吴下灵岩不独灵。
立字安名由个个,今来古往镇亭亭。
砌瓴塔尚干云矗,卓锡泉常注窦渟。
希有佛曾出现地,既云希有现何形。
这首诗描绘了灵岩寺的庄严与神圣,诗人以方山之灵岩寺与吴下灵岩寺相比较,强调其独特之处。诗中通过“立字安名由个个,今来古往镇亭亭”表达了寺庙历经岁月依旧屹立不倒的景象,体现了其历史的悠久和地位的重要。
接着,“砌瓴塔尚干云矗,卓锡泉常注窦渟”两句,生动描绘了寺庙内的建筑与自然景观,高耸的宝塔直插云霄,清澈的泉水不断注入深洞,展现了灵岩寺的壮丽与和谐之美。
最后,“希有佛曾出现地,既云希有现何形”则表达了对佛祖在此现身的神秘与敬畏之情,暗示了灵岩寺不仅是宗教的圣地,更是精神的归宿,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灵岩寺的景物描写,以及对佛祖现身的叙述,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超凡脱俗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