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比在阜城寺中韵所得语还里任伯首和之因并录传冀有相广者·其六》
《比在阜城寺中韵所得语还里任伯首和之因并录传冀有相广者·其六》全文
宋 / 王安中   形式: 古风

便凉即嗜眠,煮茗还破睡。

不为蚁穴战,犹寻蟹眼沸。

果欲梦何梦,应知味非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阜城寺中的生活片段,以茶事为线索,抒发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便凉即嗜眠”描绘了夏日微凉时分,诗人沉醉于自然的清凉之中,渴望进入梦乡。次句“煮茗还破睡”则表明,即使在梦乡,一壶热茶也能唤醒他的精神,使之清醒。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茶与睡眠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茶在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接着,“不为蚁穴战,犹寻蟹眼沸”两句,诗人以茶喻人生,表达了他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他不为琐碎之事争斗,而是寻找内心的平静,如同观察茶水沸腾的过程,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修行。这里,“蚁穴战”象征着世俗的纷扰与争斗,“蟹眼沸”则是对茶水沸腾状态的描述,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最后,“果欲梦何梦,应知味非味”两句,诗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他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想要做梦,应该梦什么?”这不仅是对梦境的探索,也是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同时,“应知味非味”则暗示了人生的真谛往往隐藏在表面之下,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和领悟。这两句诗以问句的形式,引人深思,激发读者对于生活本质的探索和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茶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关于茶的诗,更是一首关于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的诗。

作者介绍
王安中

王安中
朝代:宋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猜你喜欢

和叶中茂过访见贻四章·其四

材如樗栎敢求知,况是经年值乱离。

朝市岂无心似水,山林皆是命如丝。

田间植杖躬耕乐,雪后提竿独钓奇。

久矣忘怀同木石,故人不用苦相疑。

(0)

子贤兄赐诗兼柬谨依韵和谢并述近况呈诸兄一笑·其二

朴学常忧岁月侵,空山渐喜断追寻。

路穿芳树飞红雨,门掩疏篱护绿阴。

淡泊过从元有道,寻常酬对不须深。

春来处处闻啼鸟,白日青天万古心。

(0)

题平山堂次黄先生韵

虚堂眄平冈,积翠淩天半。

彷像识瑶台,熹微窥玉案。

颇疑巨灵力,刬削非一旦。

森森古树齐,奕奕朝霞烂。

地近巘易陟,池清莲不蔓。

莺啼午梦残,客至琴声断。

胜境契中襟,雅怀知弗畔。

翛然忘物我,讵肯存崖岸。

马迹遍幽燕,华颠乐村闬。

居夷非矫曲,悼猛得前算。

巇崄世所趋,真淳日彫散。

跬步视安危,片言几理乱。

苟能领斯会,未觉身为患。

嘉谋谅贻厥,岂曰誇殊观。

(0)

题内弟吴大使子充墨龙

神龙潜九渊,变化恍难测。

伊谁写真形,一览壮心魄。

淋漓元气湿,惨淡风雨黑。

终当上天门,四海望涓滴。

(0)

题掀蓬图

疏蕊淡笼斜月,横梢低照寒流。

清意是谁领略,除非访戴王猷。

(0)

道逢陈玉章

山色川光作雨晴,花阴满地啭黄莺。

去年酒伴今何在,邂逅陈郎笑独行。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