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初出郭,新月似蛾眉。
几夕望舒圆,今复蟾兔亏。
匪独此朝夕,百岁亦如斯。
怀情不能寐,徘徊向中墀。
侧闻草虫鸣,仰望繁星垂。
人言秋漏长,已觉衡汉移。
千念未夜息,万感与朝期。
长卿恒有疾,子云终何为?
引领还踯躅,泪湿衣裳缁。
我行初出郭,新月似蛾眉。
几夕望舒圆,今复蟾兔亏。
匪独此朝夕,百岁亦如斯。
怀情不能寐,徘徊向中墀。
侧闻草虫鸣,仰望繁星垂。
人言秋漏长,已觉衡汉移。
千念未夜息,万感与朝期。
长卿恒有疾,子云终何为?
引领还踯躅,泪湿衣裳缁。
这首清代宗元鼎的《早秋》描绘了诗人初离城郭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我行初出郭,新月似蛾眉”,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初秋夜晚的新月,如同女子弯弯的蛾眉,清新而宁静。接下来,“几夕望舒圆,今复蟾兔亏”表达了对月亮盈亏变化的观察,暗示时光流转。
诗人由月之盈亏联想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匪独此朝夕,百岁亦如斯”,感叹岁月匆匆,人生百态如是。他因感慨万千而难以入眠,“怀情不能寐,徘徊向中墀”,在庭院中独自徘徊,聆听草虫鸣叫,仰望星空,感受秋夜的漫长。
“人言秋漏长,已觉衡汉移”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秋夜的漫长让人觉得天地间的星辰似乎也在移动。诗人思绪万千,直到深夜仍未停歇,“千念未夜息,万感与朝期”,内心充满了各种情感期待和忧虑。
最后两句“长卿恒有疾,子云终何为?”借司马相如(字长卿)和扬雄(字子云)的典故,表达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徘徊不定,泪水打湿了衣裳,情绪低落,充满哀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早秋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寓言人生无常,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命运的深深感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