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翁将试手,趁春未到,要放一城花。
关河都冻紫,风惨云昏,冷色走龙沙。
笼窗拨火,料寒威、来早还加。
帘栊外、未曾飘瞥,吟兴已无涯。山家。
当年此日,枯柳疏鸦,小柴门入画。
恰又是、梅边渡暝,雁低航斜。
玉尘休拟廉纤舞,念有人、新在京华。
凝盼处,预愁绿蚁难赊。
碧翁将试手,趁春未到,要放一城花。
关河都冻紫,风惨云昏,冷色走龙沙。
笼窗拨火,料寒威、来早还加。
帘栊外、未曾飘瞥,吟兴已无涯。山家。
当年此日,枯柳疏鸦,小柴门入画。
恰又是、梅边渡暝,雁低航斜。
玉尘休拟廉纤舞,念有人、新在京华。
凝盼处,预愁绿蚁难赊。
这首《渡江云·欲雪》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即将迎来大雪前的冬日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氛围和深沉的情感。
词的开篇“碧翁将试手,趁春未到,要放一城花”,以“碧翁”比喻即将来临的大雪,形象地描绘了大雪覆盖城市的情景,仿佛春天的花朵在冬日里绽放。接下来“关河都冻紫,风惨云昏,冷色走龙沙”,通过描写关河被冰雪覆盖,风凄云暗,呈现出一片寒冷肃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壮阔的氛围。
“笼窗拨火,料寒威、来早还加”,写出了人们在严寒中取暖的情景,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更寒冷天气的预感。“帘栊外、未曾飘瞥,吟兴已无涯”,则通过描写窗外尚未飘落的雪花,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无限遐想和对雪景的期待。
“山家。当年此日,枯柳疏鸦,小柴门入画”,这一句将视线转向乡村,描绘了冬日里山间村落的宁静景象,枯柳与疏鸦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小柴门仿佛是进入这幅画的入口,充满了诗意和生活气息。
“恰又是、梅边渡暝,雁低航斜”,进一步描绘了冬日黄昏时分的景色,梅花在夜幕下显得格外醒目,大雁低飞,航向未知的方向,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玉尘休拟廉纤舞,念有人、新在京华”,这里以“玉尘”比喻雪花,表达了对雪花轻盈飘落的想象,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凝盼处,预愁绿蚁难赊”,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预感到春天的到来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烦恼,但同时也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陈维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昔仰南洲德,今逢世嗣贤。
声名江左重,文教汉东专。
君意思空马,吾生肯绝弦。
江头无语处,一叶浪花前。
门巷客来稀,闲居静掩扉。
微风花自落,细雨燕双飞。
向晓披遗帙,迎暄换袷衣。
年年此时节,惆怅送春归。
高皇神武,善驾驭豪英。
攘北狄,驱群盗,命天膺。
救苍生。
奈梦绕沙漠,隔温清,屈和好,召大将,归兵柄,列枢庭。
公指汴京。
威已振河洛,不顾身烹。
失一时机会,嗟左衽吾民。
痛岳家军。
孰扶倾。
久沉冤愤,七十载,还复遇,帝王真。
表遗烈,锡王号,日照临。
激士心。
始认安刘计,宁祸己,是忠臣。
我乘传,访壁垒,想精明。
英气凛然若在,仍题扁、昭揭天恩。
笑原头芳草,一死不能春。
交怨人神。
杖履觅春色,行遍大江西。
访花问柳,都自无语欲成蹊。
不道七州三垒,今岁五风十雨,全是太平时。
征辔晚乘月,渔钓夜垂丝。
诗书帅,坐围玉,尘挥犀。
兴方不浅,领袖风月过花期。
只恐梅梢青子,已露调羹消息,金鼎侍公归。
回首滕王阁,空对落霞飞。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
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踏碎九街月,乘醉出京华。
半生湖海,谁念今日老还家。
独把瓦盆盛酒,自与渔樵分席,说伊政声佳。
竹马望尘去,倦客亦随车。
听熏风,清晓月,韵梅花。
人家十万,说尽炎热与咨嗟。
只恐棠阴未满,已有枫宸趣召,归路不容遮。
回首江边柳,空著旧栖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