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南曲》
《江南曲》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乐府曲辞

平湖碧玉烟波阔,芰荷风起秋香发。

采莲女儿红粉新,舟中笑语隔烟闻。

高系红裙袖双卷,不惜浮萍沾皓腕。

争先采得隐船篷,多少相欺互相问。

吴儿荡桨来何事,手指荷花示深意。

郎指莲房妾折丝,莲不到头丝不止。

月上潮平四散归,舟轻楫短去如飞。

断肠脉脉两无语,寄情流水传相思。

(0)
注释
湖:湖面。
碧玉:形容湖水清澈如玉。
烟波:水面上的雾气。
芰荷:菱叶和荷花。
秋香:秋天的荷花香气。
红粉新:少女的新妆。
隔烟闻:隔着雾气听到。
高系:高高挽起。
皓腕:洁白的手腕。
吴儿:吴地的少年。
示深意:暗示深深的情感。
莲房:莲子。
妾折丝:女子折下莲丝。
莲不到头:莲子未熟。
丝不止:情意绵长。
月上潮平:月升潮退。
四散归:各自回家。
断肠:心痛欲碎。
相思:思念之情。
翻译
平静的湖面像碧玉般开阔,菱叶荷花在秋风中散发出香气。
采莲的少女们脸庞娇嫩,新妆如花,舟中的欢声笑语隔着薄雾传来。
她们高挽红裙,衣袖翻卷,不怕水珠沾湿洁白的手腕。
争先恐后采摘莲蓬,相互询问,嬉笑打趣。
吴地少年划桨而来,用手指向荷花,含蓄地表达深情。
郎君指向莲蓬,女子则折下莲丝,寓意莲心未尽,情丝不断。
随着月上潮平,人们各自归去,小舟轻快如飞。
两人默默相对,无言以对,唯有将相思之情寄托于流水传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采莲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人间的情谊。开篇“平湖碧玉烟波阔,芰荷风起秋香发”两句,设定了一幅广阔的湖面景象,其中碧玉般的湖水在秋风中弥漫着荷花清香。

接下来,“采莲女儿红粉新,舟中笑语隔烟闻”描绘了采莲女孩的美丽和她们在船中的欢声笑语,这些声音穿过薄雾传递给远方的人。

“高系红裙袖双卷,不惜浮萍沾皓腕”一句,展示了采莲女孩勤劳的形象,她不介意手腕沾湿萍藕,只为能更好地完成采莲的工作。紧接着,“争先采得隐船篷,多少相欺互相问”则描绘了一场友好的竞赛,每个人都想尽快采集到荷花,而彼此间也充满了戏谑和询问。

“吴儿荡桨来何事,手指荷花示深意”一句中,“吴儿”指的是江南地区的女子,她们轻舟荡漾在水面上,或许是在寻找什么,或许只是在享受采莲的乐趣,而手指着荷花则透露出她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郎指莲房妾折丝,莲不到头丝不止”这两句,通过男子对女子折莲的细节描写,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情意纠葛,如果没有采到莲花,那么折断的丝线便不会停止。

“月上潮平四散归,舟轻楫短去如飞”一句,时间转到了夜晚,月亮映照在平静的湖面上,而采莲的人们则乘着轻巧的小船快速地返回各自的家园。

最后,“断肠脉脉两无语,寄情流水传相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亲人的思念。虽然彼此间没有言语,但通过这条流动不息的河流,诗人希望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远方的人。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生活的深切体验和热爱。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玉华岫

连林叠树尚缜纷,万嶂浓青一缕云。

蝉咽蛩吟秋已到,烟澄籁爽暑全分。

仄蹊露重幽花艳,古寺泉清早桂芬。

坐到曛黄归信步,晚钟依约隔峰闻。

(0)

德胜门外·其三

土城西转见西山,云白峰青树杪间。

郊北今年图路便,轻舆破晓几经还。

(0)

唐槐

兔目当年李氏槐,枒槎老干倚春阶。

何当绿叶生齐日,高枕羲皇梦亦佳。

(0)

玉兰·其一

木笔初开三两枝,春风沂水咏归时。

天空海阔谁能写,镂叶裁花物自知。

(0)

行漏

行漏丁丁朝复暮,塞山碛坂于中度。

问渠消得几光阴,密转潜移只如故。

(0)

仇英画马

不知谁向车前识,应有人从窗内窥。

乍忆黄沙紫塞外,正当草浅兽肥时。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