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朝四海登图籍,绛阙清都想盛容。
春色已知回寸草,霜威从此霁寒松。
饮如嚼蜡初忘味,事与浮云去绝踪。
四十九年蘧伯玉,圣人门户见重重。
会朝四海登图籍,绛阙清都想盛容。
春色已知回寸草,霜威从此霁寒松。
饮如嚼蜡初忘味,事与浮云去绝踪。
四十九年蘧伯玉,圣人门户见重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元日》,以元日(春节)为题,表达了对盛世景象的赞美和对个人岁月流逝的感慨。首句“会朝四海登图籍”描绘了朝廷汇聚天下英才的繁荣景象,而“绛阙清都想盛容”则进一步渲染了宫殿的庄重与君王的威仪。接下来,“春色已知回寸草”暗示春天的到来给万物带来生机,而“霜威从此霁寒松”则象征着严冬过后的坚韧与复苏。
“饮如嚼蜡初忘味”表达诗人对政务或人生的厌倦,已经失去了起初的热情,而“事与浮云去绝踪”则流露出对世事如梦幻泡影的超脱态度。最后两句,“四十九年蘧伯玉”,诗人自比蘧伯玉,借其春秋四十而不惑的典故,感叹自己已届中年,深感人生如梦,圣人之门看似重重叠叠,实则难以触及。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既有对盛世的赞美,又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
问津北海滨,卜居南山麓。
南山何所有,苍松与脩竹。
挺挺龙髯张,猗猗凤毛绿。
幽涧生寒飔,阳冈散清旭。
岚翠暮堪揽,石泉时自掬。
胜景人共游,真乐予所独。
炉薰昼逾永,周易坐忘读。
亭小心更宽,朋来席频促。
山中采蕨薇,林下樵朴樕。
门掩红尘稀,檐虚白云宿。
金堆卢橘黄,丹落锦荔熟。
四郊多桑麻,比屋空杼轴。
何由一身安,所愿百姓足。
世途急功利,古道厌驰逐。
劳生尚馀忧,节用应寡辱。
静爱吟风蝉,远惭食苹鹿。
诵子新诗篇,深荷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