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阁争传捧贴黄。久重新雨露、润莲帮。
锦袜初学内家妆。今而后,启予足、孟家光。
按拍凤头香。尽春愁稳载、莫轻飏。
一钩纤窄待重量。惊鸿影,凌波袜、误陈王。
闺阁争传捧贴黄。久重新雨露、润莲帮。
锦袜初学内家妆。今而后,启予足、孟家光。
按拍凤头香。尽春愁稳载、莫轻飏。
一钩纤窄待重量。惊鸿影,凌波袜、误陈王。
这首《小重山》是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闺阁女子精心打扮、准备迎接春日的情景。
“闺阁争传捧贴黄”,开篇便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女子们在春雨之后,相互传递着贴黄(一种装饰品)的热闹场景,体现了她们对春天的喜爱与期待。
“久重新雨露、润莲帮”,通过“新雨露”和“润莲帮”的描绘,不仅渲染了春雨滋润万物的景象,也暗喻了女子们经过春雨的洗礼,如同莲花般清新脱俗,焕发出新的生机。
“锦袜初学内家妆”,词人巧妙地将女子的锦袜与内家妆联系起来,既表现了女子服饰的华丽,又暗示了她们学习内家妆的雅致与高雅。
“今而后,启予足、孟家光”,表达了女子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展现自己的美丽,如同孟家之光,照亮周围的世界。
“按拍凤头香”,通过“凤头香”的细节描写,进一步烘托出女子们在春日里优雅而充满仪式感的活动氛围。
“尽春愁稳载、莫轻飏”,词人在这里巧妙地将女子的情感与自然界的春愁相融合,表达了女子们希望春愁能够被稳稳承载,不轻易随风飘散,寓意着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一钩纤窄待重量”,通过“一钩纤窄”这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女子们在准备迎接春日时的细致与用心,同时也暗示了她们内心的期待与憧憬。
“惊鸿影,凌波袜、误陈王”,最后两句以“惊鸿影”和“凌波袜”为意象,生动地刻画了女子们轻盈的步伐与优雅的身姿,甚至让陈王这样的历史人物为之倾倒,表达了女子们的魅力与影响力。
整体而言,《小重山》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清代女子在春日里的美丽与活力,以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