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渡螺江,螺女不可遇。
人知子夜来,不知子夜去。
我欲渡螺江,螺女不可遇。
人知子夜来,不知子夜去。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子夜变歌三章》中的第二章。诗中描绘了一位渴望与螺女相会的男子,表达了对神秘而不可得的爱情的向往与失落。
“我欲渡螺江”,开篇即以强烈的愿望表达主人公想要跨越螺江,接近螺女的心境。“螺女不可遇”,紧随其后,揭示了螺女难以触及的现实,营造出一种梦幻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
“人知子夜来”,转而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暗示螺女在特定的时间出现,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不知子夜去”,紧接着又强调了螺女行踪不定的特点,使得整个情境更加扑朔迷离,充满了未知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情节设置,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而又遥不可及的爱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郑善夫诗歌创作的独特魅力。
十室或为堡,三家亦成村。
赛社闹鹅鸭,趁虚喧虻蚊。
此乡人年丰,民乐气自淳。
何乃涂路间,雁户纷成群。
扶携杂老稚,负担兼瓶盆。
奔号乞一钱,遮攀碍双轮。
人饱尔独饥,岁富尔亦贫。
或尔爱游手,不肯为石民。
叩之旁人言,乃异吾所云。
此曹农事毕,耕作待发春。
乞食非本意,聊以度萧辰。
闻言为失笑,可喜不足嗔。
我钱苦易尽,尔术亦已新。
谋生固多道,各荷皇天仁。
乌尔何来,尔胡不向朱门大第啄粱粟,又胡不向荒郊败冢饱肠肉。
胡为祇向苍苍之林,幽幽之山。
乱石荦确,飞泉潺湲。
萧凉幽阒人世不争处,尔乃乌乌哑哑下上于其间。
尔亦不畏羽林弹,尔亦不接行人丸。
尔亦不坐秦氏桂,尔亦不萃曾参冠。
飞飞不出此山里,朝飞向日晡飞还。
巢中老乌毕逋尾,一年生有八九子。
子出望子归,得食声则喜。
嗟尔乌,尔昔初作黄口雏,张口待食为尔心力痡。
今乃羽翼成长,群飞叫呼。尔今反哺,尔乐何只且。
林之深兮翳不疏,山之娟兮腴不枯。
下有一人脩然臞,平生慕乌爱乌而敬乌。
效乌反哺乌不孤,听我歌作乌岩图。
《乌岩图歌为李秋曹威作》【清·黄景仁】乌尔何来,尔胡不向朱门大第啄粱粟,又胡不向荒郊败冢饱肠肉。胡为祇向苍苍之林,幽幽之山。乱石荦确,飞泉潺湲。萧凉幽阒人世不争处,尔乃乌乌哑哑下上于其间。尔亦不畏羽林弹,尔亦不接行人丸。尔亦不坐秦氏桂,尔亦不萃曾参冠。飞飞不出此山里,朝飞向日晡飞还。巢中老乌毕逋尾,一年生有八九子。子出望子归,得食声则喜。嗟尔乌,尔昔初作黄口雏,张口待食为尔心力痡。今乃羽翼成长,群飞叫呼。尔今反哺,尔乐何只且。林之深兮翳不疏,山之娟兮腴不枯。下有一人脩然臞,平生慕乌爱乌而敬乌。效乌反哺乌不孤,听我歌作乌岩图。
https://shici.929r.com/shici/LUVQ4LM.html
溪山信纷郁,文藻昔已满。
皆云内史贤,结邀青霞伴。
双旌夹五马,玉箫兼象管。
随风眷清游,流韵谐咸琯。
如何逮我来,音尘杳悽断。
青草一尺长,下没功曹馆。
秋蝶烟际飞,宵萤雨馀散。
感此行路歌,促节不能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