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东下,走万里、包纳许多灵物。
推荡中原无砥柱,那问全城半壁。
静影涵空,洪涛浴日,巨浪翻银雪。
蛟鼍出没,神龙羞与争杰。
曾谁醉卧三山,飞游八极,独驾天风发。
毕竟此河经万古,看尽人间生灭。
老子胸中,久吞云梦,乌帽今华发。
圆通朗照,心知天上明月。
大河东下,走万里、包纳许多灵物。
推荡中原无砥柱,那问全城半壁。
静影涵空,洪涛浴日,巨浪翻银雪。
蛟鼍出没,神龙羞与争杰。
曾谁醉卧三山,飞游八极,独驾天风发。
毕竟此河经万古,看尽人间生灭。
老子胸中,久吞云梦,乌帽今华发。
圆通朗照,心知天上明月。
这首明代夏言的《大江东去(其十)答未翁阁老》描绘了黄河壮丽的景象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开篇以“大河东下”起笔,展现出黄河奔腾不息的气势,随后强调其包容万象的特点,暗示着历史长河中的无数英雄豪杰。诗人接着赞美黄河的力量,即使没有砥柱般的中流砥柱,也能推动中原大地,显示出其无可匹敌的自然威势。
“静影涵空,洪涛浴日,巨浪翻银雪”描绘了黄河水面的宁静与波澜壮阔,犹如神龙般威严,蛟鼍也不敢与其争雄。接下来,诗人借神话传说,想象有人能驾驭天风,遨游宇宙,但黄河的永恒与伟大超越了这些神话人物。
“毕竟此河经万古,看尽人间生灭”表达了黄河历经沧桑,见证了人间兴衰变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诗人感慨自己如老子般深思人生,虽年华已逝,但仍怀揣着广阔胸怀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
最后,“圆通朗照,心知天上明月”以月亮象征智慧和洞察力,表明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内心明亮,如同明月一般,透彻而深远。整首诗通过黄河的意象,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宇宙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