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门戍》
《石门戍》全文
唐 / 李群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到此空思吴隐之,潮痕草蔓上幽碑。

人来皆望珠玑去,谁咏贪泉四句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ménshù
táng / qún

dàokōngyǐnzhīcháohéncǎomànshàngyōubēi

rénláijiēwàngzhūshuíyǒngtānquánshī

注释
吴隐之:东晋官员,以廉洁著称。
潮痕:潮汐留下的痕迹。
草蔓:蔓延生长的草。
幽碑:隐蔽或古老的石碑。
珠玑:比喻珍贵的财富。
贪泉:传说中使人产生贪婪欲望的泉水。
四句诗:指与贪泉相关的诗句。
翻译
我在此地怀念吴隐之,潮水侵蚀的痕迹和青草蔓生在古老的石碑上。
每当有人来访,都期待能见到珍珠般的财富离去,但又有谁能吟诵起那贪泉的四句诗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独特的边塞风光,通过对古人遗迹的想象和现实景物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诗人站在石门戍上,不仅目睹着当年吴隐之游历过的痕迹,更有潮水冲刷过后留在草蔓上的古碑,这些都是历史的印记,让人不禁沉思。

“到此空思吴隐之”表达了诗人站在石门戍,心中自然而然地回忆起历史上曾经来此游历的吴隐之。"潮痕草蔓上幽碑"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潮水留下的痕迹与古碑交织在一起,显得既神秘又古老。

然而当“人来皆望珠玑去”时,他们更多的是被传说中的珍宝所吸引,而忽视了这份沉淀历史的幽深之美。"谁咏贪泉四句诗"则反映出诗人对周围人的行为感到困惑:在这样的环境中,竟无人吟咏那位古人留下的仅有四句话的简短诗篇,而是都奔波向往那些传说中的珍宝。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敬畏,更通过对比鲜明地指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时常常忽略了精神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李群玉

李群玉
朝代:唐   字:文山   籍贯:唐代澧州   生辰:808~862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
猜你喜欢

柬慎斋唐经历兼示戴伯贞春雨先生

圣主开昌运,贤才集盛时。

朝廷尊贾董,廊庙重皋夔。

儒术时兴举,魁星夜陆离。

公由科第进,政学古人为。

桂席流芳远,薇垣赞画奇。

每嗟慕蔺久,复恨识荆迟。

润物怀春雨,停云忆紫芝。

斯文蒙眷恋,教化赖维持。

绿水红莲幕,苍梧翠竹姿。

贞清心自洁,慎独孰能欺。

案牍灯前稿,梅花岭外诗。

高风时共仰,翘首一相思。

(0)

黄陵庙

谁凿云根紫翠堆,倚天华构亦雄哉。

江声动地雷霆奋,岚气满山图画开。

过客乞灵终日至,居民报祀四时来。

登临政喜询遗事,空见残碑锁绿苔。

(0)

送京闱主文李学士苗编修回北京

翰苑才华早见称,承恩校艺到南京。

词臣亲典文衡重,士子咸誇藻鉴明。

钟阜雨晴烟树绿,龙河风顺午潮平。

归期定见承清问,衣惹天香沐宠荣。

(0)

登崇文阁

飞甍百尺近苍穹,万里乾坤在眼中。

海子桥横金螮蝀,居庸山簇翠芙蓉。

云栖画栋晨光淡,雨过湘帘爽气通。

几度凭阑凝望处,皇都佳气郁葱葱。

(0)

谒中岳祠

巍巍碧殿倚苍冥,玉节金幢拥百灵。

乐石镌碑彰瑞应,斋廊画壁杂丹青。

朝廷锡号恩尤重,使者函香意独精。

维岳降神闻自昔,愿生申甫佐明廷。

(0)

太初宫怀古

太初宫在函关上,一片遗基几百春。

谩有狐狸来作穴,更无鸾鹤与为邻。

灵符玉检神何在,石室瑶台迹已陈。

景物亦随今古异,断碑荒础雨苔新。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