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少奇士,况乎吾一州。
逢人问姓字,知子有源流。
兰砌多黄口,蓬山半白头。
诚斋知未可,唤作小坡休。
天下少奇士,况乎吾一州。
逢人问姓字,知子有源流。
兰砌多黄口,蓬山半白头。
诚斋知未可,唤作小坡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送杨伯子》,是一首别离之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杨伯子的不舍和赞美之情。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描绘杨伯子的卓尔不群和其人的高贵气质;后四句则是诗人对于朋友的不舍与美好祝愿。
"天下少奇士,况乎吾一州。逢人问姓字,知子有源流。" 这两句通过“奇士”一词,表明杨伯子的非凡之处,而“况乎吾一州”则是说在我所居的这片土地上,更是难得。此后“逢人问姓字”,表现出人们对于杨伯子身份和背景的好奇与追问;“知子有源流”,则揭示了杨伯子的家族或个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兰砌多黄口,蓬山半白头。诚斋知未可,唤作小坡休。" 这四句中,“兰砌多黄口”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年事渐长,牙齿变黄,而“蓬山半白头”则明显地描绘了杨伯子的高贵形象和他的年龄。接着的“诚斋知未可”,诗人对于朋友的称呼充满了敬意;最后,“唤作小坡休”,则是在表达对朋友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在安逸平静中享受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杨伯子的卓尔不群,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