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纪伯紫·其一》
《寄纪伯紫·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钟山馀一老,呜咽故宫篇。

禾黍哀何及,壶觞兴自怜。

江南未归棹,蓟北空垂鞭。

试望秦淮草,茫茫六代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寄纪伯紫》其一。诗中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怀念,以及对故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句“钟山馀一老”,以钟山象征南京,暗示历史的沧桑变迁,仅存一位老人见证了这一切。接下来,“呜咽故宫篇”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故宫赋予情感,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充满了哀伤与怀念。

“禾黍哀何及,壶觞兴自怜。”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与自怜的情绪。禾黍代表了农田与自然,哀叹于历史的变迁,无法挽回;壶觞则象征着饮酒聚会,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与自我怜悯。

“江南未归棹,蓟北空垂鞭。”江南与蓟北分别代表了南方与北方,诗人借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无法归乡的无奈。未归棹意味着无法返回,空垂鞭则是徒劳无功的象征,两者都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最后,“试望秦淮草,茫茫六代烟。”秦淮河畔的草木见证了六朝的兴衰,而“茫茫六代烟”则形象地描绘了历史的模糊与遥远,以及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感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故国的深情厚谊。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三十日乃耘老弟生朝余护客舟行高邮道中不胜恋恋之情因赋鄙句以寄之

爱日初看一线迟,门弧喜气又相随。

遥知绮席团栾处,正是蓬窗寂寞时。

节爱堂中先遣信,富阳驿里旧吟诗。

生涯已是千奴办,且泛新阳入寿卮。

(0)

宿灵泉无我轩怀次山

幽轩著无我,居此合何人。

闻道东山隐,当时此地亲。

心源将止水,世事甚浮云。

今日寻遗迹,空馀淡墨春。

(0)

用老竹与子晦韵

冰清玉洁好风襟,老屋凄凉兴味深。

身世已非尘外迹,语言犹是竹边音。

且陪此日莺花乐,休忆当年灯火心。

白发相看能几许,樽前须要惜光阴。

(0)

孺人林氏挽词

家世甘泉旧,幽闺有令名。

贤明教陶侃,勤苦佐渊明。

蘋涧今何处,鸠桑空复情。

谁知悼亡意,挥涕望佳城。

(0)

陈夫人挽词·其二

雅有幽閒操,来嫔清白家。

相夫全礼敬,见子致清华。

方享乘轩乐,俄兴陟屺嗟。

谁将彤史纪,大笔为雄誇。

(0)

送僧归护国寺

倏来倏去本无心,旧国王家念正深。

犹喜大缘逢景运,不辞千里答嘉音。

人间话道经三伏,岛外栖禅指二林。

留别皇都有新偈,苦将泡幻喻升沈。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