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尔风流,春宵对月,凭栏谁解心头话?
知情算有寒梅,屈曲清幽,斜描一影窗边挂。
碧天如此好时光,美人不见来林下。
深夜人月,依依入画。到头只有情无价。
愧我落索江乡,心长袖短,难卜功名卦。
而今花月任嫣纤,举头生恐姮娥骂。
咄尔风流,春宵对月,凭栏谁解心头话?
知情算有寒梅,屈曲清幽,斜描一影窗边挂。
碧天如此好时光,美人不见来林下。
深夜人月,依依入画。到头只有情无价。
愧我落索江乡,心长袖短,难卜功名卦。
而今花月任嫣纤,举头生恐姮娥骂。
这首《鹊踏花翻·对月次张允宜韵》由清代诗人潘西凤所作,通过对月抒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开篇“咄尔风流,春宵对月”,以“咄”字开头,似乎是对某种风流行为的不屑或讽刺,随后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春夜月下,人物独自凭栏,心中有千言万语却无人可诉。这种孤独感与渴望被理解的心情跃然纸上。
接着,“知情算有寒梅,屈曲清幽,斜描一影窗边挂。”诗人将自己比作寒梅,身处清幽之中,虽知有人理解自己的心境,但只能在窗边默默描绘,暗示着内心的寂寞与自我慰藉。寒梅的形象在这里不仅象征了诗人的高洁品格,也暗含了对知音的期待。
“碧天如此好时光,美人不见来林下。”诗人感叹于美好时光的流逝,却遗憾没有佳人相伴,一同欣赏这如画的景色。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于陪伴的渴望。
“深夜人月,依依入画。到头只有情无价。”深夜里,人与月相依,画面温馨而静谧,诗人感慨唯有情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强调了情感的珍贵与不可替代性。
最后,“愧我落索江乡,心长袖短,难卜功名卦。”诗人自谦于自己在江乡的落魄,表达了对功名的无奈与追求的不易。同时,“心长袖短”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广阔与外在表现的有限之间的矛盾,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情感的复杂性。
“而今花月任嫣纤,举头生恐姮娥骂。”结尾处,诗人以花月为背景,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他担心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会触怒嫦娥,既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