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石洞望巫山作》
《青石洞望巫山作》全文
清 / 王闿运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神山夙所经,未至已超夷。

况兹澄波棹,翼被祥风吹。

真灵无定形,九面异圆亏。

晴云穴内蒸,积石露嵌奇。

江湖汩无声,浩荡复逶迤。

呼风凌紫烟,漱玉吸琼脂。

赏心不期游,谁识道曾累。

若有人世情,暂来祓尘羁。

(0)
鉴赏

这首诗是王闿运在青石洞眺望巫山时所作,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道教玄理的沉思。首句“神山夙所经,未至已超夷”表达了诗人对巫山的向往与熟悉,即使未曾亲临,也能感受到其超凡的魅力。接下来的“况兹澄波棹,翼被祥风吹”描绘了乘船在清澈湖面的情景,仿佛被吉祥之风轻轻吹拂,意境优美。

“真灵无定形,九面异圆亏”运用道教的意象,暗示巫山的神秘多变,如同真灵无形,山峰形状各异。接下来的“晴云穴内蒸,积石露嵌奇”则描绘了云雾缭绕、山石奇特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江湖汩无声,浩荡复逶迤”写出了江水的宁静与浩渺,而“呼风凌紫烟,漱玉吸琼脂”则显现出诗人想象中的壮丽景象,仿佛能驾驭风云,品味仙境般的琼浆玉液。

最后两句“赏心不期游,谁识道曾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并非单纯为了游玩,而是寻求内心的平静与道的领悟。他感慨,如果有人能理解这种心境,就能暂时摆脱尘世的束缚。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山水的描绘,又融入了道家思想,体现了王闿运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王闿运

王闿运
朝代:清   字:壬秋   号:湘绮   籍贯:咸丰二年(1852)举   生辰:kǎi)运(1833—1916

王闿(kǎi)运(1833—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猜你喜欢

踏莎行.苏堤春晓

花露薄红,柳烟迷翠。乱山葱茜非人世。

早莺啼送六桥春,绮窗残月人初起。

城錀才开,曙光渐退。湖船尚在停篙处。

东风满道湿芳泥,夜来堤上催花雨。

(0)

酹江月.夜雪

冰花夜糁,悄气侵窗纸,寒灯明灭。

平地琼瑶铺欲遍,做我庭前明月。

柳絮萦春,梨云搅梦,滚滚无休歇。

酸风助阵,绕檐吹响枯叶。

堪笑锦帐羊恙,粗豪风味,全与文人别。

细碾凤团镕净片,一洗诗脾清澈。

纸帐梅悭,地炉火近,未放衾如铁。

闭门高卧,任他天地凝合。

(0)

一剪梅·其一春怨

空闺无奈日长时。朝也迟迟。暮也迟迟。

春心百尺绕游丝。草也丝丝。柳也丝丝。

天遣多情不自持。嗔也谁知。喜也谁知。

一回踪迹几回思。坐也堪思。立也堪思。

(0)

临江仙·其四秋闺

因想玉郎何处去,渡头三两人家。

但凭魂梦访天涯。愁匀红粉泪,帘捲玉钩斜。

一饷凭阑人不见,芙蓉苑里看花。

闲池初涸草侵沙。金盘珠露滴,山掩小屏霞。

(0)

卜算子

莫遣相思去,总被相思误。

一剪东风不尽柔,绾得伊人住。

梦也无寻处,梦又无凭据。

道是佳期未有期,可奈朝还暮。

(0)

蝶恋花·其一

有约不来过夜半。拌倒金尊,幽恨谁能见?

等到月明凝古岸,轻舟已绕朱廊遍。

朵朵浮云随目旋。天上人间,一例都无倦。

树色山光看已惯,此心何地消愁怨。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