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环青径斜,自是野僧家。
满涧泻岩液,插天排石牙。
炉寒馀柏子,架静落藤花。
记得逃兵日,门多贵客车。
弯环青径斜,自是野僧家。
满涧泻岩液,插天排石牙。
炉寒馀柏子,架静落藤花。
记得逃兵日,门多贵客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静谧而神秘的山林景象和古寺情趣。"弯环青径斜,自是野僧家",开篇就以一道弯曲的小路引人入胜,路两旁绿意盎然,隐约可见野僧居所,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宁静氛围。接下来的"满涧泻岩液,插天排石牙",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溪流在山间潺潺流过,岩石间溢出的水声与天空相连,形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诗中随后的两句"炉寒馀柏子,架静落藤花",更是对寺院内景的细致描写。古老的佛香炉上残留着未燃尽的柏木,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而在空中的架子上,则是静谧中飘落的藤萝之花,这些都是对寺庙生活细节的刻画,也让人感受到这里的一种超凡脱俗。
最后两句"记得逃兵日,门多贵客车",则透露出历史的沧桑。诗人通过对往昔战乱时期人们逃难情景的回忆,以及现在寺庙门前贵族车马盈门的情形,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古寺生活细节的描绘,再现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哲思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