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天不可得闻闻,庐墓心丧六载勤。
楷树至今枯不朽,应同植者意坚云。
性天不可得闻闻,庐墓心丧六载勤。
楷树至今枯不朽,应同植者意坚云。
这首诗描绘了子贡在老师孔子墓旁守墓六年的情景,通过自然界的楷树象征子贡的坚定意志与对老师的深切怀念。
“性天不可得闻闻”,开篇以“性天”比喻人的本性或内在精神,暗示子贡内心深处对老师的敬仰与怀念难以言表,如同无法直接听到天籁之音一般,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庐墓心丧六载勤”,接着描述子贡在老师墓旁居住,为老师守墓六年,这种行为体现了他对老师的忠诚与哀悼之情,是极为虔诚和辛勤的。
“楷树至今枯不朽”,楷树在这里象征着子贡的意志和品格。即使时间流逝,楷树依然枯萎却未朽,寓意子贡的坚守与信念如同楷树一般,虽历经岁月沧桑,但其精神永存不衰。
“应同植者意坚云”,最后一句将子贡与楷树相提并论,强调了子贡的意志如同植树之人一样坚定。这里的“意坚云”形象地表达了子贡对老师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如同云彩般深远而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子贡守墓行为的描绘以及楷树的象征,展现了子贡对老师的深厚情感和坚定意志,同时也赞美了子贡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