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累资生无有涯,选官选佛学丹霞。
须知发刬殿前草,不碍萱开堂北花。
万法从心心是正,一心逐物物皆邪。
夜窗寂寂青松下,究彻根源始到家。
患累资生无有涯,选官选佛学丹霞。
须知发刬殿前草,不碍萱开堂北花。
万法从心心是正,一心逐物物皆邪。
夜窗寂寂青松下,究彻根源始到家。
这首诗名为《如行新戒落发升座》,作者为宋代僧人释心月。诗中表达了对修行佛法的理解和追求。首句“患累资生无有涯”揭示了人生的苦难与欲望无穷,而“选官选佛学丹霞”则反映了出家人的选择,决心寻求超越世俗的道路。
“须知发刬殿前草”意味着剃发出家,清除尘世杂念,如同清理殿前的杂草,象征着内心的净化。“不碍萱开堂北花”则以萱草的盛开比喻修行者虽远离尘世,但内心之花(佛法智慧)依然绽放。
接下来,“万法从心心是正,一心逐物物皆邪”强调了心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保持一颗清净之心,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反之则会迷失。
最后两句“夜窗寂寂青松下,究彻根源始到家”描绘了僧人在静谧夜晚,在青松之下深入禅修,探究佛法的根源,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佛教修行的执着与追求,以及对心灵净化与觉悟的向往。
书史有真味,谁遣博微官。
丈夫出处道在,义命正须安。
浩浩都门冠盖,眼冷鸡虫得失,矫首入遐观。
时对雪斋老,清议豁襟颜。
阅名书,探理窟,惊铭盘。
自叹空然鼠腹,过饮不知繁。
万古乾坤清气,散人诗仙脾鬲,挥洒有余欢。
早晚付心诀,风雨满堂寒。
赋此词,且以经事之后,重有所惜云春流两岸桃花,惊涛极目吞天去。
孤舟缆解,棹歌声沸,渔*掀舞。
云影西来,片帆吹饱,满空风雨。
怅淋漓元气,江南图画,烟霏尽,汀洲树。
天地此身逆旅,笑归来、满衣尘土。
功名无子,就中多少,艰危辛苦。
北去南来,风波依旧,行人争渡。
听沧浪一曲,渔人歌罢,对夕阳暮。
栖迟林壑,甚雍容、雅量气横寥廓。
人道魁然真宰辅,心在朝家黄阁。
几卷闲书,一门清乐,不羡千金橐。
诸郎楚楚,凤毛辉映麟阁。
今岁锦席云凉,菊香添麝,竹树烟霏薄。
风爱堂前秋气好,歌里甘棠如昨。
十二金钗,百壶清酒,细把红螺酌。
年年此日,醉看清**鹤。
泉流复出,其深可厉,回风潇潇,翠萍盈沼,邦人以为神来之兆。
近陪宪使,展敬祠下,因索鄙作,谨继丞相双溪公怀古严韵,用纪其异窈然碧玉池方,绿波不见还凝*。
翠萍痕在,金支光淡,湘妃无语。
瑶瑟声沉,画兰愁绝,几回如许。
甚风烟依约,鱼龙黯惨,空回首,珠帘暮。
一夕翠华临幸,也悲凉、故宫尘土。
石根碧涨,天飘翻出,黑湾雷雨。
思舜亭高,风漪吹散,满空秋暑。
欲苍梧回叫,凤箫凄断,听躬耕处。
王相,人来徵诗于予,因作此奉寄,时屯田泾阳规书财赋北平移镇入咸秦。
说睿眷,更情亲。
下手见经纶。
道好个、中原老臣。
万屯晓日,一鞭农事,泾水画中春。
陆海尽藏珍。
似只欠、封侯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