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声饱听玉琮琤,世路羊肠我倦行。
但得一觞仍一咏,不妨高枕寄浮生。
泉声饱听玉琮琤,世路羊肠我倦行。
但得一觞仍一咏,不妨高枕寄浮生。
这首宋诗《题清音亭(其三)》是徐冲渊所作,诗人以泉声为背景,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慨。"泉声饱听玉琮琤"描绘了清泉潺潺,犹如美玉碰撞发出的悦耳声音,诗人沉浸在这样的自然乐章中,仿佛心灵得到了洗涤。"世路羊肠我倦行"则暗喻人生的艰难曲折,诗人感到疲惫于尘世的奔波。
"但得一觞仍一咏"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一杯酒、一首诗,足以让他忘却世俗烦恼,享受片刻宁静。最后,"不妨高枕寄浮生"更是流露出诗人超脱的心态,愿意以高枕的姿态,让自己的生活随波逐流,任由浮生如梦般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色彩。
月波初上涌寒金,桂树风来细有音。
特地此君偏作恼,为侬隔却半轮阴。
想见謪仙裔,卷帘双眼寒。
云山千叠碧,飞舞入栏干。
一凤领四雏,夜作吾伊声。
梧桐高拂日,好去瑞尧庭。
其大弥九苍,其小贮一壶。
静观性中天,大小竟何如。
薰风自南来,万象皆披襟。
老子本不热,看他度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