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设千年在,平生万事违。
綵旌翻葆吹,圭翣奠灵衣。
垄日寒无影,郊云冻不飞。
君王留此地,驷马欲何归。
像设千年在,平生万事违。
綵旌翻葆吹,圭翣奠灵衣。
垄日寒无影,郊云冻不飞。
君王留此地,驷马欲何归。
这首诗是唐代宋之问所作,名为《梁宣王挽词三首·其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于逝去时光和历史人物的一种怀念与追思。"像设千年在"表明了时间的久远,仿佛这些往事就发生在眼前,而"平生万事违"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感慨。
接着的两句"綵旌翻葆吹,圭翣奠灵衣"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綵旌"指的是古代祭祀用的旗帜,而"翻葆吹"则可能是指风吹动这些旗帜的声音;"圭翣"是一种古代礼器,用于祭祀,"奠灵衣"则是指为亡者穿上这份衣物的仪式。这些描写都在强调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对逝者的尊敬和缅怀。
"垄日寒无影,郊云冻不飞"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通过冷清凄凉的画面传达出一种萧索孤寂的情感。"垄日"指的是夕阳西下的余晖,而"寒无影"可能意味着时间的消逝和物是人非;"郊云冻不飞"则是说边远之地的云朵因寒冷而凝固,无法飘逸。
最后两句"君王留此地,驷马欲何归"中,“君王”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帝王或尊贵者,而“留此地”则是在表达一种留恋之情。"驷马"是古代帝王的仪仗队伍,而"欲何归"则是在询问这些曾经威风凛凛的马匹如今又该向何处去寻找它们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时光和历史人物的追忆,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欲游城郭应难遍,每访湖山亦自劳。
坐致眼前无限景,僧房寄处蕺峰高。
藉藉沩山寺,堂堂忠献坟。
幽光发泉石,义气惨风云。
文舅雅能赋,令君深好文。
悬知契谈麈,不待对炉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