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川无回流,落日不再午。
人生百岁间,役役徒自苦。
朝为树上花,暮作花下土。
去住无常势,奄忽成今古。
反袂问苍天,天乎奈何许。
逝川无回流,落日不再午。
人生百岁间,役役徒自苦。
朝为树上花,暮作花下土。
去住无常势,奄忽成今古。
反袂问苍天,天乎奈何许。
这首诗《古意(其三)》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通过深沉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首句“逝川无回流,落日不再午”,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时间的流逝不可逆转,如同流水一去不复返,夕阳西下后不再回到正午时分,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和不可逆性。
接着,“人生百岁间,役役徒自苦”点明了人生的短暂与劳碌,人们在短短的一生中,不断地忙碌着,却往往感到空虚与疲惫,暗示了生命的辛酸与无奈。
“朝为树上花,暮作花下土”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人的一生比作从早晨的花朵到傍晚的泥土,生动地展现了生命的起始与终结,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去住无常势,奄忽成今古”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无常的理解,指出人生的去留、兴衰都是无法预测的,时间的流转使得一切成为历史,强调了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之间的对比。
最后,“反袂问苍天,天乎奈何许”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无常的困惑与无奈,以向苍天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命运的质疑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人文关怀。
谪仙海上驾鲸鱼。
谈笑下蓬壶。
神寒骨重真男子,是我家、千里龙驹。
经纶器业,文章光焰,流辈更谁如。
渊明元与世情疏。
松菊爱吾庐。
他年定契非熊卜,也未应、鹤发樵渔。
手栽露桃,亲移云杏,真是种星榆。
些儿柄靶天来大。
闷损也、还知麽。
共伊合下、深盟厚约,比望收因结果。
这好事、难成易破。
到如今,彼此无那。
终日行行坐坐。
未曾识、展眉则个。
若还不是、前生注定,甚得许多摧挫。
去你行、有甚罪过。
送一场、烦恼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