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闰.六月初七》
《虞美人.闰.六月初七》全文
明 / 沈宜修   形式: 词  词牌: 虞美人

年年新月钩帘小。鹊语星桥早。鸳鸯楼上罢流黄。

正是香生碧簟、夜来凉。今宵空惹回肠切。

数尽萤明灭。双娥蹙泪湿娇愁。

拚取恨随槎影、再悠悠。

(0)
鉴赏

这首明代沈宜修的《虞美人·闰.六月初七》描绘了一幅清幽而感伤的夏日夜晚画面。"年年新月钩帘小",诗人以月牙儿挂帘的景象起笔,暗示了时光流转,每年此时月色如钩,引人怀旧。"鹊语星桥早",鹊鸟的叫声预示着牛郎织女相会的银河鹊桥已近,然而词人并未直接言及爱情,而是通过这句含蓄地表达对美好情感的期待或失落。

"鸳鸯楼上罢流黄",鸳鸯楼是象征着美满夫妻的居所,但此刻已不再使用流黄帷帐,暗含了孤独与寂寥。"香生碧簟、夜来凉",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也暗示了词人心境的凄凉。

下片转而抒发词人的内心世界:"今宵空惹回肠切",表达了词人此刻的深深思念和痛苦。"数尽萤明灭",借萤火虫的闪烁,寓言了生活的无常和情感的起伏不定。"双娥蹙泪湿娇愁",形象地刻画出女子因愁苦而紧锁眉头,泪水涟涟的动人画面。

最后,词人以"拚取恨随槎影、再悠悠"作结,表达了对重逢遥不可及的无奈和对未来的绝望期盼,希望恨意能随着木筏的影子飘向远方,寓意着无尽的等待和思念将绵延不绝。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鹊、鸳鸯、香簟、萤火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离别与相思氛围,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沈宜修

沈宜修
朝代:明   字:宛君   籍贯:苏州府吴江   生辰:1590—1635

(1590—1635)苏州府吴江人,字宛君。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猜你喜欢

赠苏赵叟兄弟

君家真德门,才杰生衮衮。

托契则甚深,所恨相识晚。

携文数过我,每读必三反。

譬如天厩驹,真是渥洼产。

闭门万卷读,更要极源本。

才难圣所叹,期子敢不远。

(0)

赠汪叔潜

火云嵯峨如叠嶂,百病攻衰非一状。

低檐小屋桑竹村,忽辱君来问亡恙。

蹶然揽衣起闯门,裹饭仍烦远相饷。

岁饥野外无供给,羞涩馀粮不盈盎。

我守此穷三十年,尚恐死前无力量。

君诚不以老弃予,苦语见规宜勿让。

(0)

衡门感旧

苍烟屯不散,疋素横郊原。

雨细不湿衣,著水始见痕。

踌躇意自佳,未遽掩衡门。

一一送归鸦,枫林犹未昏。

念昔寿州归,绍兴初纪元。

阖门过百口,一身今独存。

不死实有命,送老三家村。

躬耕幸得食,万事不足论。

(0)

醉歌

三十六策醉特奇,竹林诸公端可师。

秋风萧萧吹鬓丝,蟹螯正可左手持。

醉倒村路儿扶归,瞠目不识问是谁。

浩歌起舞夜何其,北斗磊落明河移。

贵人惜醉渠自痴,黄金络马誇市儿。

一朝祸来莫支持,新州如山不可移。

(0)

暮秋中夜起坐次前韵

东吴秋令迟,得雨亦良悦。

中庭有流萤,烈风吹不灭。

披衣起坐久,鼓角参差发。

西成虽作劳,农事亦渐歇。

老怯岁律残,俯仰忽九月。

蟋蟀鸣壁间,愧汝知时节。

(0)

董逃行

汉末盗贼如牛毛,千戈万槊更相鏖。

两都宫殿摩云高,坐见霜露生蓬蒿。

渠魁赫赫起临洮,僵尸自照脐中膏。

危难继作如崩涛,王朝荒秽谁复薅。

逾城散走坠空壕,扶老将幼山中号。

昔者群枉根株牢,众愤不能损秋毫。

谁知此乱亦不遭,名虽放斥实遁逃。

平民踣死声嗷嗷,今兹受祸乃我曹。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