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萝月送馀年,暮霭朝风别有天。
门为看山宁用杜,车还驾鹿不须悬。
烹茶泉比中泠水,荷锸秧分下噀田。
老我得从耕牧者,萧闲真觉主恩编。
松风萝月送馀年,暮霭朝风别有天。
门为看山宁用杜,车还驾鹿不须悬。
烹茶泉比中泠水,荷锸秧分下噀田。
老我得从耕牧者,萧闲真觉主恩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首句“松风萝月送馀年”以松树的风声和藤蔓上的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氛围,仿佛在为诗人的晚年生活添上一抹诗意的色彩。接着,“暮霭朝风别有天”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变换与神秘感,暗示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门为看山宁用杜,车还驾鹿不须悬”两句,通过对比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门为看山,意味着诗人愿意为了欣赏山景而放弃一些物质的便利;车还驾鹿,则是说他更愿意骑着鹿在山林间自由穿梭,而不是依赖于交通工具。
“烹茶泉比中泠水,荷锸秧分下噀田”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中泠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泉水之一,这里用来比喻清澈甘甜的山泉,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之水的珍视。荷锸秧分则是指插秧的农活,表现了诗人亲自参与农业劳动的乐趣。
最后,“老我得从耕牧者,萧闲真觉主恩编”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却能过上与自然和谐共处、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到无比满足和感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江村初夏柳如丝,夜夜前溪坐晚飔。
为尔能乘青翰舫,居然齐赴白云期。
杯当避暑逢袁绍,客似冲寒访戴逵。
几日倦游无所事,一时酬对有馀思。
他如轻薄何须数,我辈狂疏或有之。
且喜客兼才子会,顿令乐任主人为。
亭深竹色参差碧,山静蝉声断续悲。
行到绿阴低夕照,坐看片月上清池。
诗传东阁梅花色,家本南山桂树枝。
大抵冥鸿心共远,不然投璧事皆疑。
一关松径馀花落,半亩荷风带露披。
可以累心都巳尽,肯教高枕不相宜。
穷幽竞赌攀栖鹘,得句矜奇倒捋髭。
千载杜陵佳语在,风流儒雅亦吾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