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太守思弦二首·其一》
《送李太守思弦二首·其一》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霏霏烟雨逐征篷,御李依然梦想中。

岂是塞翁真失马,笑看弋子慕冥鸿。

还珠无复疑前史,积玉留将继国风。

今日倾都攀别意,可知名手绘难工。

(0)
鉴赏

此诗《送李太守思弦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描绘了烟雨蒙蒙中送别友人的场景,情感深沉而细腻。

首句“霏霏烟雨逐征篷”,以烟雨迷蒙的景象起笔,渲染出离别的氛围,仿佛连绵不绝的细雨也追随着远行的船只,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接着,“御李依然梦想中”一句,点明了友人名字,并暗示在诗人的心中,友人如同梦境一般难以忘怀,加深了离愁别绪的意境。

“岂是塞翁真失马,笑看弋子慕冥鸿”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比喻,以塞翁失马的故事反衬出离别并非坏事,而是新的开始;同时,以弋子(射鸟之人)羡慕大雁自由飞翔,暗喻友人虽离开,但其追求自由与理想的志向如同大雁般高远。这两句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心态,以及对友人未来美好前景的期许。

“还珠无复疑前史,积玉留将继国风”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与品德的赞美。还珠之典故,比喻友人如明珠般珍贵,即使离开,其影响仍将持续;积玉之典,则象征友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如同国家的风尚一样,将被后人继承与发扬。

最后,“今日倾都攀别意,可知名手绘难工”两句,描绘了送别场面的热烈与隆重,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切怀念。同时,诗人自谦地表示,即便是技艺高超的画师也无法完全捕捉到此刻复杂的情感,巧妙地将艺术与情感相融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典故运用,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王麓台画

叠叠青山是富春,浮岚暖翠隔江津。

孤村十日黄梅雨,行尽松阴不见人。

(0)

杂诗·其十

蚁穴觇泉脉,老马知迷途。

陋兹凡物质,灵异著其殊。

世人诩自用,胶固如守株。

千虑而一得,乃或在愚夫。

其道惟先民,下询荛与刍。

圣人取众智,善谋审几初。

(0)

夜宿祐国禅院

夕磬警虚堂,秋衾宿上方。

一声闻白雁,昨夜落青霜。

古柏深深影,旃檀细细香。

孤吟同半偈,题向赞公房。

(0)

送郝武民游大泽山

太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劳。

我昨梦游踏其顶,俯视一气无岧峣。

大泽拔地五千仞,势与劳岱为单椒。

名士爱山如爱色,一时得意皆倾国。

买之不惜髯参钱,一生能著几两屐。

有客有客字武民,嵚崎历落可笑人。

手中九节赤城杖,名山面目识其真。

峰头日出金雅翥,世上好梦人未寤。

此去浩歌问郁仪,留我他日题名处。

(0)

江上渔父词

疏云漏微雨,方霁月已白。

垂竿夕未归,独坐忘机客。

斜看孤鹭飞,点破遥江碧。

(0)

九月崇效寺登高因至法源寺

空庭落叶又成堆,近郭招携胜引来。

古寺夕阳偏有色,寒香老圃未全开。

图传妙墨松声寂,阁倚晴空雁影回。

珍重大安残碣在,匆匆更与拂苍苔。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